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ou

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名为姓氏,出自姒姓。越王无疆之次子蹄,封于乌程(今浙江湖州南)欧余山(今升山)之阳,子孙于是以地名为姓氏,有姓欧、欧阳、欧侯者。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期有匠人欧冶子善于锻造兵器,后世子孙遂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是为欧姓。三是出自改姓。汉代的孔姓、三国时的独孤姓为避祸改为欧姓。

欧姓发源于浙江、江苏地区。唐代欧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五代时期四川、湖北、湖南均有欧姓散居。明代时福建欧姓有渡海赴台湾者。如今欧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湖南等省为多。

欧姓历史人物有欧冶子,春秋时期铸剑大师。善于铸剑,相传曾为越王勾践铸五剑,又与干将为楚昭王铸三剑,称龙渊、泰阿、工布。曾拿宝剑给善于相剑的薛烛鉴赏,薛烛抚剑长叹“虽复倾城黄金、珠玉竭河,尤不能得此一物”。欧宝,西汉著名孝子。父亲去世后,他在墓旁庐中守孝。乡邻打虎,老虎逃进他的庐中躲藏,他用衣服盖住虎,避开乡人使老虎得以逃脱。后来,老虎送来鹿帮他祭祀,人们认为孝也能感化猛兽。

欧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六十一位。


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疆,为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乌程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见《路史》)

▲<汉>欧宝,平都人。<宋>欧庆,乾德人,永春知县。

猜你喜欢

  • 哈基納喇

    读音:Hàjīnàlǎ【综】 清时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哈基纳喇氏(256)。

  • 毋将

    读音:wú jiāng复姓,毋将氏。(见《通志·氏族略·复姓》)▲<汉>毋将永,兰陵人,经学家;毋将隆,颍川太守。

  • 读音:zuò【源】 ①周公之子,封于胙,是为胙伯。滑州胙城(故城在今河南延律北35里),是其国,后为南燕所并,子孙以国为氏(7,15,17,60)。 ②周公之子祭公之后有胙氏,见《路史》(60,62)

  • 章依

    读音:Zhāngyī【综】 清驻防杭州八旗中有章依氏(256)。又有张依氏(254),〔张依〕似即章依之异译。

  • 佘佴

    读音:Shé’nàn《姓氏词典》引曹玉林、鄂木尔《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按:《百家姓》有“商牟佘佴,伯赏南宫”句,句中虽有复姓南宫氏,一般多以商、牟、佘、佴以及伯、赏为单姓。)

  • 阿塔力吉歹

    读音:Ātǎlì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按:《续通志·氏族略》认为 《辍耕录》之“阿塔力吉歹、阿塔(塔,又作“达”)里吉歹、

  • 魯佳

    读音:Lǔjiā【综】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雅穆善之妻为鲁佳氏(260)。

  • 将具

    读音:jiāng jù齐公子将具之后,以字为氏。(见《英贤传》)

  • 读音:hòu【源】 据《周礼》载,候人系道路迎送宾客之官,为夏官之属,其后以官为氏(7,11,17)。【望】 京兆(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变】 一作�Þ

  • 读音:Chán【源】 见《姓苑》(15)。【变】 一作〔〕(9)。【望】 京兆(17,418)。【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缠子,汉时人,著书,见《汉书·艺文志》(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