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群
【综】 《西秦录》载,乞伏国仁以武群勇士为右辅(27,242)。张澍认为武群为武都之讹(26)。亦书作〔武羣〕(26,27)。
【综】 《西秦录》载,乞伏国仁以武群勇士为右辅(27,242)。张澍认为武群为武都之讹(26)。亦书作〔武羣〕(26,27)。
读音:Pànquè《姓氏词典》引 《新唐书》 收载,“唐有判阙·特勒。”未详其他。
读音:Bālǔlàhū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巴哩勒呼”。
读音:Tāo【源】见《姓谱》(44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湖北之利川、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Pénɡkèyī【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后又分出彭克依朗(亦作彭气龙)、彭克依塞二姓(158,159)。亦作〔彭气〕(160)。
读音:Jièdá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jiāo【源】 ①浇(夏时寒促之子)之臣椒,浇使求少康者,见《左传》。其后为氏(60,62)。②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伍举,食邑于椒(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南椒陂),谓之椒举,其后以邑为氏(7,60,6
读音:xiāo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见《山海经·大荒东经》)
读音:Wú【源】 楚熊渠之后,号无庸,其后为氏(15,21,63)。橆即无。《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源于芈姓,楚熊渠之后。” 《汉语大字典》收有此字,其
读音:Àolā【综】 清满洲人(61,72,254)、蒙古正红旗(259)中均有鄂拉氏。【人】 鄂拉阿哈保、清满洲正黄旗人,乾隆末从征台湾,累功官至正红旗护军统领(61)。鄂拉噶塔布,清满洲
读音:Líng【源】 ①与凌不同(80)。淩为水名,在泗水郡郡县(故城在今江苏宿迁东南)(26,80,87),或以水名为氏。②或即凌氏添笔而成。历史上之单姓。《康熙字典》有载,《姓谱》亦载,且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