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ú

【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康叔之后(60,62)。②周大夫渠伯纠之后(6,12,17,62)。【望】 雁门(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渠孔,春秋时卫康叔之后(60,62)。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鱼台、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辽宁之清原,湖北之武昌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周大夫渠伯之后。”②《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云: “(卫)康叔之后。”此当系出姬姓。(按: 《姓氏词典》注引 《希姓录》云: “周大夫渠参之后。”与郑樵所释有别,或云: “汉有渠参,封赞侯。”)

春秋卫有渠礼;汉代有渠参; 明代有渠仲宁; 又有渠兆昌,隆庆举人; 清代有渠源博,抚宁县训导。

猜你喜欢

  • 读音:Yùn/Yun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新编千家姓》(73)。

  • 马师

    读音:mǎ shī姬姓,郑穆公之孙公孙鉏为马师,因以为氏。子羽之孙羽颉为马师,亦氏焉。(见《通志·氏族略》)

  • 吴祖

    读音:Wúzǔ【综】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纳木升额之妻为吴祖氏(260)。

  • 读音:Duì【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中有此姓(264)。现行罕见姓氏。今新疆之塔城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塔城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阿穆嚕

    读音:Āmùl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伊兰费尔塔哈村、黑龙江等地(23,63,180,260)。【变】 ①亦作〔阿穆鲁〕(260)。 ②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佛吉之妻为阿木鲁氏(260)

  • 豆渾

    读音:Dòuhún【源】 北魏时柔然族姓,系叱豆浑氏之省译(425)。【人】 豆浑与句,北魏时柔然将,见《魏书》(44,425)。

  • 读音:Sù【综】 源出不详。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归“入声”部,未详其源。汉代有㴋河, 雁门太守。

  • 读音:Jué【源】 见《姓觿》(17)。【望】 楚郡(17,418)。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引 《姓觿》注云: “《千家姓》云: ‘楚郡族’。”未详其源。或音qiáo。姑兼

  • 色勒傑

    读音:Sèlèjié【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伊兰费尔塔哈村(23,63,180,260)。【变】 一作〔色尔杰〕(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伊兰、费尔塔哈村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 阿杯

    读音:Ābēi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由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