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温都

温都

读音:Wēndū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九派,出讷殷江、绥分、黄泥洼、浑春、沾、马察、瓦尔喀、吴苏里、苏仑里乌喇、倭济、吉阳、阿库里、沙济城、讷殷、瑚秦村、长白山、吉林乌拉、苏完、嫩河等地(23,63,180,260)。温都,金时部落,即温敦部,以部为氏(23)。【变】 ①后改为孔氏(180)。②清正黄旗满洲前锋长明之妻为温杜氏(260),满洲镶白旗中有文都氏(259),〔温杜〕、〔文都〕等似均为温都之异译。【人】 温都鄂海,清满洲镶白旗人,世居讷殷江,官四川陕西总督(23,72)。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①金代,为女真族姓氏,乃女真白姓,本为部名,以部为氏。金康宗次室即温都氏; 金宣宗贞祐中赐王彦昌、东永昌姓温都氏。②清代满族亦有温都氏,散处讷殷江、绥芬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康熙时川陕总都鄂海,即姓此氏,《中国人名大辞典》 有载。

猜你喜欢

  • 那昔兒

    读音:Nāxīér《姓氏词典》 据 《新元史》 收载,“元有那昔儿·累丁。”未详其他。

  • 戛邁尼

    读音:Gāmài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勺”。本氏族名,或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读音:Biāo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为汉族姓氏。《姓氏词典》据《姓苑》亦收载,其注云: “以星辰为姓氏。杓,北斗第五、六、七颗星的名称,又叫 ‘斗柄’,宋有杓拶。”

  • 富勒庫魯

    读音:Fùlèkùlū/Iokuri【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松花江(23,63,180,260)。【变】 一作〔富尔库鲁〕(180,259,260)。【人】 富勒库鲁安奇,清满洲镶黄旗人,由护军参领

  • 读音:Jiū【源】 见《唐韵》(63)、《清稗类钞·姓名类》(30)。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希姓录》云: “穋氏,《唐韵》。”一音lù,同 “稑”,亦为姓。

  • 尚官

    读音:Shàngguān【综】 源出不详。四川中江有此姓(345)。

  • 子鞅

    读音:zǐ yāng【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僖公之子简子齿,为子鞅氏,见《世本》(6,12,21,60)。一说,春秋时陈桓子曾孙诸御鞅之后,见《姓源》(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

  • 读音:zhào【源】 ①见《姓苑》(9,21,24,60)和《广韵》(11)。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兆姓(256)。③彝族姓(130)。【望】 赵郡(17,60,418)。【布】 江西兴国(353)

  • 母仰

    读音:Mǔyǎng《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云: “系出田氏,齐宣王封弟于母仰,以绍胡公之祀,赐姓胡母氏,其后分三姓: 胡母、母仰、母氏。”

  • 读音:Diān【源】 ①周文王之贤臣太颠(一作泰颠)之后,以名为氏(9,12,15,60)。②春秋时晋大夫颠颉之后(7,12,17)。③颠坡,一作颠轸坂,在今山西平陆东北70里,为春秋时虞国之地,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