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里洋海
【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乌里洋海氏(260)。又,清蒙古镶白旗中有乌里杨嘎氏(259),〔乌里杨嘎〕似即乌里洋海之异译。亦作〔兀里养哈䚟〕、〔乌里养哈䚟〕(33)。
【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乌里洋海氏(260)。又,清蒙古镶白旗中有乌里杨嘎氏(259),〔乌里杨嘎〕似即乌里洋海之异译。亦作〔兀里养哈䚟〕、〔乌里养哈䚟〕(33)。
读音:Dēng【综】 源出不详。浙江江山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苑》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Chōngmǎng现行佤族姓氏。今云南之西盟佤族自治县有分布。意为: 帮有权势的人做工的奴隶,后或改从汉字姓“杨”。此姓为西盟县公安局罗文礼提供。原音注作còngmáng,今改从常读
读音:Fàn【音】又音漏(Lòu)(17,80)。【源】见《集韵》(7,15,21,81)。【望】淮南(17,418)。【布】台湾台北、高雄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极罕见姓氏。《玉篇》 收
读音:Cuà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河南洛宁有此姓(294)。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Jiēyáng【源】 汉安道侯揭阳定之后,因官为氏(6,7,12),误。定姓史,为揭阳令,因谓之揭阳定,从所令邑配名,今揭阳史氏犹盛,是揭阳非姓也,见《广东通志》(60,62)。【人】 揭阳当时
读音:Pí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普陀(297)、山西平陆(298)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hūkèdū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绥芬(23,63,180,260)。【变】 一作〔舒克都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绥芬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
读音:Tóng’élǐ【综】 清正白旗满洲委前锋暖泰之妻为佟额里氏(260)。又,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加马善之妻为佟格里氏(260),〔佟格里〕似即佟额里之异译。
读音:Báixīlè【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白熙勒氏(256)。又,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五尔登额之妻为拜息勒氏(260),〔拜息勒〕似即白熙勒之异译。
读音:Bālǔlàdǎi【源】 元时蒙古人姓(57)。【变】 《南村辍耕录》载,元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八鲁忽歹氏(13)。〔八鲁忽歹〕似即八鲁剌䚟之异译。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巴尔固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