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爾朱

爾朱

读音:Ěrzhū

【源】 羯族之姓,以地为氏。北魏尔朱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率契胡(即羯胡)武士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定中心,论功拜散骑常侍,割北秀容三百里封之,世居尔朱川,因以为氏(11,12,27,60,70)。北秀容即《魏书·地形志》肆州之秀容郡,故治在今山西朔县北。【变】 ①至宋、明时改为朱氏。今陕西合阳朱家河地区朱姓系出尔朱氏(71)。②又有去朱为尔氏者(60,62)。③亦作〔��朱〕(21)、〔尒朱〕(60)。【人】 尔朱荣,北魏北秀容人,羽健玄孙,明帝时累官都督并、肆、汾、广、恒、云等六州诸军事,后拜天柱大将军(61)。尔朱逵,唐时郃阳人,累官至监察御史、东都留守押衙,加柱国(61)。


历史上代北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其先契胡部落大人,世为酋帅,居尔朱川,因以为氏。”此当以地为氏。亦作“尒朱”。

后魏有尔朱·羽健,又有尔朱·荣; 隋有尔朱·敬;唐有尔朱·逵。

猜你喜欢

  • 夾温

    读音:Jiāwēn【源】 明时女真人姓。源自辽时加古氏,金、元时为夹谷氏,至清为觉罗氏(180)。明代女真族姓氏。《朝鲜李朝实录》 有载。此姓金、元时代或译作“夹古”。

  • 額爾格齊

    读音:’ěrɡéjì【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广宁正安堡(23,63)。

  • 伊拉喇

    读音:Yīlālǎ【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正蓝旗中有伊拉喇氏(256)。又,清正黄旗满洲马甲舍神泰之妻为伊拉拉氏,正蓝旗满洲护军富光之妻为伊拉尔氏(260),〔伊拉拉〕、〔伊拉尔〕似均系伊拉喇之异译。

  • 忙兀歹

    读音:Mángwù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 “莽固岱”。

  • 读音:Xī【源】 见《集韵》(86)、《姓觽》(17)。【变】 亦作攜(17)。【望】 河东(17)。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姓氏词典》音xié。姑兼收以备考。

  • 读音:Zhēn甄姓的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源于妫姓。据说舜曾于河滨烧陶,古人称做瓦器的人为甄,其后人便以之为姓,称为甄姓。二是以祖辈名为姓。传说上古部落首领皋陶氏有个儿子叫仲甄,仲甄的子孙就根据

  • 读音:Tuó【源】 ①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 ②明时云南钮兀长官司(故城在今江城)有陀氏,系和泥族(即今哈尼族)(253)。【布】 广西贺县、昭平、容县(62)、合山(367

  • 子韓

    读音:Zǐhán【源】 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子韩之后,以王父字为氏(4,60,62)。【人】 子韩皙,春秋时人,见《左传》(4,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齐顷

  • 读音:bǐ【源】 ①商纣王之叔比于之后,见《世本》(17,60)。②汉时西羌烧何种有此姓,比铜钳是也,见《后汉书·西羌传》(60)。③汉时西域鄯善国王姓,见《十六国春秋》(60,62)。④系自姒姓,见

  • 赫業

    读音:Hèyè《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道光时伊犁将军德英阿,姓此氏。”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