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Ākǎ现行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为姓。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Yēhéhuígǔ【源】 西夏人复姓(240)。由党项族耶和氏与回纥族回鹘氏所合成。
读音:Jīnlèdùsū珞巴族姓氏。为奴隶氏族之姓,出自阿帕塔尼部落之金勒氏 (族),乃氏氏连排而得——金勒,主人名,杜苏,本人始祖父。二者连排而为奴隶新姓。如有奴隶金勒杜苏·多莱,金勒杜
读音:Jíwǔbǔsǎ现行基诺族姓氏。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或改单姓“李”。见《中国人的姓名·基诺族》。
读音:yuè lì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见《元和姓纂》)
读音:Què【源】 晋、魏时三城胡酋之姓,见《魏书》(60,62)。【布】 四川安县有此姓(322)。【人】 鹊子相,北魏始光年间胡酋(24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
读音:yī nuó lóu与“一那蒌”同。
读音:mò nā lóu一作莫耐娄,代人。后魏有中山太守高邑公莫那娄题。(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读音:Zhāng【源】 ①张、王、李、赵,黄帝赐姓,见《风俗通》(1,60)。黄帝之孙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以为氏,见《广韵》(11,21)。②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字张侯,以
读音:Hūwú《姓氏词典》引 《元和姓纂》收载。其注云:“匈奴姓。汉武帝时,匈奴王呼毋卢降,封容城,传封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