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ú

【源】 ①春秋时晋侯之裔食采于盂(故城在今山西阳曲东北80里),其后因以为氏,见《元和姓纂》(12,17)。 ②春秋时宋公(即宋微子)为右盂(田猎),食采于盂(故城在今河南睢县东南),其后因以为氏(15,21,60)。 ③盂为春秋时卫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南敛盂聚),或以邑为氏(11)。【望】 太原(17,418)。【布】 四川成都(91)、浙江上虞(279)、山西绛县(324)、台湾台中、苗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盂丙,春秋时晋大夫(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吉安,山西之太原、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晋大夫食采盂邑,因氏焉。” 《姓氏考略》援引 《通志》 作: “《左传》宋公为右盂,食采於盂,因氏。” (按: 此非 《通志》 中语,当引自 《万姓统谱莠》,《姓氏考略》 误注出处,且“右盂”,乃田猎阵名,与姓氏之源无关。春秋时宋有盂地。《姓氏词典》 称: “即今河南睢县盂亭。” “宋公……食采於盂,因氏。”之说不足以服人,若真个如此,盂氏当系出子姓。)其地今为太原盂县。

春秋时晋盂丙,卫有盂黡。

猜你喜欢

  • 子翬

    读音:Zǐhuī【源】 春秋时鲁羽父之后有子翬氏,见《路史》(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鲁有子翚氏。”未道其详。

  • 烏古

    读音:Wūgǔ【源】 乌古,辽时女真部落名,为以部为氏(60),至金时改称乌古论氏,至元时又改称乌古孙氏,明时又复为乌古氏,至清时改为乌库哩氏(181)。《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考》注云:“以部

  • 薩爾圖

    读音:Sàěr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叶赫、扎噜特等地(23,63,260)。【变】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沙尔图氏(256)。〔沙尔图〕似即萨尔图之异译。【人】萨尔图褚库,清蒙古镶黄旗人,世

  • 读音:Shuā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朔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納謀魯

    读音:Nàmóulú【源】 金时女真人姓(7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纳木都鲁〕(24)。【望】 陇西(71)。

  • 姆耶

    读音:Mǔyē【源】 彝族姓。属雕乌家支(375)。

  • 達海的斤

    读音:Dáháidējīn【综】 元时顺宁王阿沙不花元配达海的斤氏封顺宁王夫人(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塔尔海德济〕(24)。

  • 读音:Chōng现行罕见姓氏。今新疆之布尔津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乃布尔津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于古籍。

  • 伊思

    读音:Yīsī《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称: “唐有伊思俱习; 元有伊思马哀。”未详其他。

  • 子石

    读音:zǐ shí【源】 春秋时陈桓公之子子石难,自别为子石氏(4,7,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世本》注云: “陈桓公生子石难,自别为子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