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é

【源】①春秋时齐地,以地为氏,见《路史》(60)。②为阖姓所改(60,62)。亦见《姓苑》(15,21,24)。 【望】汝南(418)。 【布】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人】盍著,宋嘉祐常知县(15,21)。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 注云: “音 ‘蛤’。春秋齐地,以地为氏。” 《路史》亦云: “即 ‘阖’ 姓所改。”此或音gě,即“”,古盖、盍或通,齐之盍 (盖) 邑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八十里。

一音hé,为现行姓氏。

猜你喜欢

  • 尼雅布依雅那

    读音:Níyǎbùyīyǎ’nà台湾高山族姓氏。高山族之朱欧人有此姓,分布於台湾中部。尼雅布依雅那,当是以始祖布依命名的氏族名称,或以为氏。其姓名构造,习惯上名前、姓后。如 “雅白·尼雅布

  • 读音:xì山东章丘有细姓。(见《池北偶谈》)细封氏之后,改为单姓。(见《通志·氏族略》)

  • 歐陽

    读音:Ōuyáng【源】 ①系自姒姓。夏王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疆灭于楚,更封无疆之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6,7,9,12,15)。②清时贵州黎平府,新化长官司为欧

  • 读音:xū颛顼氏之后有顼氏。(见《风俗通》)

  • 读音:zhōu【源】 虞舜封黄帝之后,得郮者为郮氏(8,17,60)。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音 ‘周’。《路史》虞封黄帝之后,得郮者为郮氏。”

  • 读音:jǔ【综】 筥光,汉时人,见《印薮》(15,21,2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苑》注云: “以器具为姓氏。”筥,圆形竹筐。古有筥光,见《

  • 读音:bǎo饱,姓,宋添差通判临江军事饱安盈。(见《正字通》)

  • 兀魯歹

    读音:Wùlǔ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鲁歹氏(13)。【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乌噜克岱〕(24)。②《元史·列传》中有呼图克,乌噜克氏(24),〔乌噜克〕似即兀鲁歹之异译。元代蒙

  • 且末

    读音:qiě mò【源】 且末为汉时西域国之一,故城在今新疆且末北,后以为氏(12,60)。历史上西域少数民族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汉书》注云:“西域有且末国,后以为氏

  • 錫拉薩

    读音:Xīlāsà【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白旗中有锡拉萨氏(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