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ú

【源】 ①相传为黄帝玄孙禺疆之后,见《姓苑》(9,12,60)。一说,系黄帝之庶子禺阳之后,见《路史》(17)。②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叔禺人之后,见《姓源》(17)。③禺为州名(唐置、宋废,故治在今广西北流东南),以州名为氏,见《姓苑》(15,21,87)。【望】 南海(17),南阳(15,17,21,60)。【布】 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浙江余姚(389)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及长寿、浙江之余姚、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音 ‘愚’。禺彊 (强)之后,出 《姓苑》。” 《姓氏考略》 引作 “禺疆”,《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全》 据此亦皆作 “禺疆”,误。禺彊 (强),黄帝玄孙 (见 《庄子注》),则知禺氏以名为氏,黄帝之裔。望出南海。

猜你喜欢

  • 读音:Bǐng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Xiū【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或是古掌膳羞之官者,其后以为氏(62)。《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未详其源。

  • 伯牙吾台

    读音:Bóyáwútái《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蒙古族姓,元礼部尚书泰不华,姓此氏。”(按: 疑此即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所收之“伯要歹” 之别译); 《续

  • 阿穆嚕

    读音:Āmùl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伊兰费尔塔哈村、黑龙江等地(23,63,180,260)。【变】 ①亦作〔阿穆鲁〕(260)。 ②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佛吉之妻为阿木鲁氏(260)

  • 斡魯納台

    读音:Wòlǔ'nàtái【源】元时蒙古人姓(24,57)。元太宗时领蒙古十三支探马赤军官人,灭金之功臣阿术鲁,斡剌纳儿氏,子不花之后均称斡鲁纳台氏。故斡鲁纳台系斡剌纳儿氏之异译。【变】清《续通志·氏

  • 读音:i/Ay【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

  • 篤薩

    读音:Dǔsà《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唐有笃萨汲提”。未详其源。

  • 鄂恩濟特

    读音:Èēnjì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林(23,63)。【人】 鄂恩济特喀喇岱,清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巴林,天聪中授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为清蒙八旗

  • 鄧基勒

    读音:Dèngjīlè【综】 清正白旗满洲笔帖式赛住之妻为邓基勒氏(260)。

  • 斛穀

    读音:Húgǔ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晋书》注云: “即斛粟氏。”南燕有斛穀·提,慕容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