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
【源】 ①见《姓苑》(15,21)。 ②傣族姓(164)。【布】 安徽淮南(362)、云南(164)、四川成都、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长治,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 《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未详其源。
战国时有稀写。
【源】 ①见《姓苑》(15,21)。 ②傣族姓(164)。【布】 安徽淮南(362)、云南(164)、四川成都、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长治,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 《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未详其源。
战国时有稀写。
读音:zǐ gēng【源】 系自姓,春秋时楚令尹公子午,字子庚,其孙以王父字为氏(7,12,15,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羋姓。楚
读音:yùn与楚同族,颛顼之后。(见《姓苑》)员氏,音运,亦作郧,楚伍员之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唐>员半千,全节人,诗人。<宋>员兴宗,仁寿人,国史编修实录
读音:Mòkuí【源】彝族姓。属沙玛家支(375)。
读音:Nèimǔpǔ珞巴族姓氏,出自阿帕塔尼部落。《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Jú【源】 见《姓觿》(17)、《中华姓府》(63)。【望】 汝南(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围场,山东之鱼台、平度、平邑、东平,内蒙
读音:Bāqīn【综】 彝族姓。属果基家支,四川昭觉、喜德等地均有此姓(375)。
读音:Máohún【源】 相传古帝祝融之子毛浑之后(6)。 【它】张澍考证,祝融之子无毛浑(26)。《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 《元和姓纂》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祝融子毛浑之后。”未详其他。
读音:Āzhòng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Zhágǔ【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有札古氏(259,260)。
读音:qí【源】①帝尧之姓为伊耆,其后有耆氏(7,9,17,24,60)。②西域人姓(17)。 【望】河南(17,418),太原、乐陵(60)。 【布】北京有此姓(92)。 【人】耆域,北周时天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