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uàn

【源】 见《姓苑》(15,21,62)。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猜你喜欢

  • 公仲

    读音:gōng zhòng【源】 战国时韩公族有公仲氏(60,62)。【变】 《史记》作〔公中〕(17)。【人】 公仲连,战国时晋人,赵烈侯赵籍以为相(17,21)。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 读音:Shàn【综】音善,见《直音》(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万姓统谱》 云: “䓓, 音 ‘善’。 见 《直音》。”(按: 䓓

  • 马师

    读音:mǎ shī姬姓,郑穆公之孙公孙鉏为马师,因以为氏。子羽之孙羽颉为马师,亦氏焉。(见《通志·氏族略》)

  • 读音:Yì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苑》亦载,未详其源。

  • 緩稽

    读音:Huǎnjī【综】北魏时代北姓(44)。后改为缓氏(9,60,70)。亦作和稽(60,70),〔如稽〕(7)。按,缓稽、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参见和稽姓。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收载

  • 子治

    读音:Zǐzhì《姓氏词典》引《魏书》收载,其注称: “北魏有子治呼犍。”未详其他。

  • 莫賀

    读音:Mòhè【综】唐时吐蕃人姓。唐吐蕃突骑施酋长莫贺达于率众内属,见《旧唐书》(242)。《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 其注称: “唐有莫贺设、莫贺达干。”未详其他。

  • 拔也

    读音:bá yě【源】 北魏时代北复姓。其先出自铁勒斛律部,后降蠕蠕。拔也稽余裔入归北魏,遂以部名拔也为姓(27,242)。【变】至隋时改称拔曳固(60)。【人】拔也恶蚝,北周时夏州刺史,后镇秦州(1

  • 公期

    读音:gōng qī【源】 孟懿子支庶公期之后有公期氏,见《姓考》(62)及《左传》注(15,60)。【变】 一作公施(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左传·注》 云: “孟

  • 默藏

    读音:Mòzàng历史上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西)夏主元昊妃默藏氏,生谅祚。”或作 “没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