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í

籍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春秋晋国大夫荀林父的一孙子负责管理晋国典籍,其后代中有用籍作为姓氏者。二是春秋卫国有籍圃、齐国有籍丘,居住地人有以籍为氏者。

籍姓历史人物有籍淡,春秋时晋国大夫。相传一次出使东周,周王问籍淡晋国准备贡什么东西,籍答说晋国从未受过王室赏赐,何来贡物?周王列举王室赐晋国器物的旧典,责问籍谈怎么能“数典而忘其祖”。这是“数典忘祖”典故的由来。

籍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七十五位。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孙伯黡,为伯氏,司晋之典籍,其后以官为氏(7,11,12,17,60)。②汉时上邽有籍水(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卫地有籍圃(60,62)。又,周置籍县,故治在今四川仁寿西北。或以水为氏,或以地为氏。【变】 ①一作藉(17)。②晋大夫籍谈之后,至汉时裔孙籍环,因避项羽名改为席氏,见《尚友录》(63)。【望】 广平(17,418)。【布】 江苏武进(314)、台湾(68,261)、河北任邱、山西代县、辽宁大洼、阜新、安徽淮南、北京等地有此姓。【人】 籍秦,晋上军司马(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阜平,山东之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广东之高要、吴川等地均有。汉族、满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出于伯氏。晋大夫荀林父为中行伯,孙伯黡以王父字为伯氏。司晋之典籍,故亦谓之籍氏。”此以官为氏。② 《姓氏考略》注云: “上邽有籍水; 卫地有籍圃。或以地为氏。” 望出广平。

汉代有籍武、籍少公; 明代有籍贯,茶陵知州;又有籍一科,嘉靖举人,任知县。

猜你喜欢

  • 烏爾格齊

    读音:Wūěrgéq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变】 ①一作〔武尔格齐〕(260)。②清满洲正蓝旗中有乌尔古齐氏(259),镶白旗满洲前锋恒山之妻为乌尔古栖氏,镶

  • 申送

    读音:Shēnsòng【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拉喇

    读音:Lālǎ【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郎格之妻为拉喇氏(260)。

  • 读音:shān晋有沙楼国帅钐加。(见《集韵》)

  • 读音:Xí【综】源出不详。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谱》注云: “以用具为姓氏。”未详其他。

  • 吴扎拉

    读音:Wúzhālā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有载,可能由部落名所转,后或改为单姓“吴”。

  • 读音:Dōng【源】 ①相传舜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有东氏(17,21)。②相传伏羲之裔东蒙氏之后,见《路史》(17,60)。③高丽人有北氏、东氏,其先必以方位为氏(7)。④土族什东加氏后改为东氏(195

  • 读音:Lí【源】 ①上古有昆连氏,一作厘连氏,其后有骊氏,见《路史》(8,17,60)。②周时姬姓之戎在骊山者,史书称为骊戎国(故城在今陕西临潼东24里),后灭于晋,其后有骊氏,见《姓苑》(6,7,9

  • 读音:Zhù/Juh,Ju【综】 回族姓(231)。

  • 蓋豪

    读音:Gǎiháo【综】云南碧江地区白族以鸡为原始图腾之氏族,白语称鸡为〔介耻〕(138)。云南碧江地区白族之鸡氏族则称盖豪(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