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í

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春秋战国时,楚国有大夫受封于南郡糜亭,其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姓,称糜氏。二是以祖上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期楚国有工尹(官名),名糜,他的后人以祖名为氏,为糜氏。三是以谷物名称为姓氏。糜,是早期的一种粮食,种植并依靠糜谷生存的族群就以糜为姓氏。

糜姓发源于湖北。糜姓最早始于夏代,糜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东海(汉置东海郡,今山东、江苏一带。)

糜姓历史人物有糜竺,徐州富商,东汉末期人。糜竺世代经商,因此家资富裕,资产以亿计,后任徐州牧陶谦别驾从事,陶谦去世之后,糜竺奉陶谦的遗命,迎接刘备继任徐州牧。糜芳,糜竺的弟弟,拒绝曹操招封,追随刘备入川,为刘备所重用,曾任南郡太守,与关羽共守荆州。糜竺的妹妹嫁与刘备,在《三国演义》故事中,糜夫人在长坂坡将阿斗托付给赵云后,投井自尽。糜信,三国吴国人,经学家。官乐平太守,著有《春秋榖梁传注》十二卷、《春秋说要》十卷、《春秋汉议》等。

糜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一十五位。


【源】 黍类有糜,当取此为姓,如麦、禾、谷、稷氏之类,见《姓氏寻源》(60,62)。亦见《姓苑》(15,21)。【变】 一作〔��〕(16)。【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江西、湖南等地多此姓,2省糜姓约占全国汉族糜姓人口95%。【人】 糜信,三国时平乐太守(15)。


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宜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姓氏寻源》 云: “秬黍之类有糜。即糜芑也。当取此为氏。如麦氏,禾氏、穀(谷) 氏、稷氏之类。”糜,亦称糜子(méizi),稷一类谷物, 即穄子(似黄米而不粘), 即以谷类名为姓。

一音mí,亦为现行姓氏。

三国时魏有糜信,乐平太守; 明代有糜子实。

猜你喜欢

  • 尼瑪察

    读音:Nímǎ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一派,出尼玛察、滹野、拉发、黑龙江、吉林乌拉、讷殷、管、凤凰城、长白山、绥分、乌苏里库雅拉等地(23,63,180,260)。源自金时女真人尼质阿姓。【变

  • 烏蘇各特

    读音:Wūsūgětè【综】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乌苏各特氏(259)。

  • 读音:Qiāo【综】 源出不详。北京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市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 引《中国姓氏汇编》亦载,未详其源。

  • 巴圖喀喇

    读音:Bātúkālǎ元代色目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有载。当为喀喇氏之分族。《续通志·氏族略·元·以部为氏》注“喀喇”云: “本喀喇部,即汉高车国也。《列传》 博果密,世为喀喇部大人。

  • 壯邱

    读音:Zhuàngqiū《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壮邱,当即“壮丘”,亦即“莊(庄)丘”,古“壮”、“莊(庄)”通。

  • 读音:Jìn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出 (自)古帝魁缙雲 (云) 氏之后。”

  • 移力

    读音:Yílì《姓氏词典》引《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移力贪汗。”未详其源。(按:疑此非姓,乃少数民族人名,若“成吉思汗”,并不姓“成吉”。姑收录以备考。)

  • 柰曼台

    读音:Nàimàn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部落名,以为氏。《和尚传》有蒙古柰曼台氏。

  • 昝盧

    读音:Zǎnlú【综】 北魏时改代北昝卢氏为昝氏(12,27)。一说,改为沓(6)。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昝氏。

  • 姆魯特

    读音:Mǔlǔtè【源】 鄂温克族姓。属索伦部讷莫尔千部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