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àng

【源】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穆公迁都于绛(故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50里),后以邑为氏,见《姓苑》(11,15,17,21,60)。②春秋时绛县老人之后(6,7,12,60)。③汉封周勃为绛侯(绛,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2里),其子孙以为氏(7,9)。 【望】太原(17,418)。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绛县老人之后。其地在今绛州。” 此以邑为氏。② 《姓氏考略》 注引《姓苑》 云: “晋穆公迁都於绛,后以邑为氏。” ③《姓氏词典》 据《姓解》云: “以祖辈封爵为姓氏。源于周姓,系汉绛侯周勃的后代。”

汉代有绛宾。

猜你喜欢

  • 勞汪渚

    读音:Láowāngzhǔ独龙族姓氏。今云南之贡山有分布。本家族名,以为姓。后或取láowāngzhǔ之首音láo谐汉字“劳”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独龙族》。

  • 读音:zhēn【源】 黄帝之子25宗,其得姓者14人为12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苟、僖、姞、嬛、依是也(9,11,21,24,60)。【变】 亦作箴、〔蒧〕(7,63)。罕见姓氏。《续通志·

  • 甘露

    读音:Gānlù【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Jīn【源】 同筋,同《龙龛手鉴》(86)。

  • 读音:Zǔ祖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子姓,为商汤后裔。殷商王有祖甲、祖乙、祖丙、祖丁,后人便以祖上庙号为姓氏。二是取祖子为姓氏,源于商代的两位大臣祖己、祖尹。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时有左相仲

  • 亞木

    读音:Yàmù【综】 佤族姓。系以祖先名为姓,世居云南西盟大马散。后又分为觉(一作聂周、周亚木)、界(一作聂间、间亚木)、究(一作聂遮、遮亚木)、简恩(一作聂在、在亚木)等4姓(158,159,160

  • 读音:Chénɡ/Chernɡ【源】 见《万姓统谱》(15)。【人】 枨锦,明时河南郸县人,永乐中江苏句容县训导(15,21,24)。

  • 蔣倮

    读音:Jiǎngluǒ【源】彝族姓(375)。

  • 读音:Jīng荆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出自芈姓。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今湖北西部),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是为荆

  • 察克台

    读音:Chákè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元有奇尔台,即察克台氏,《元史》有《传》,以氏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