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ěr

【源】 ①春秋时楚老聃,姓李名耳,一名重耳,其后以名为氏(60,62)。②战国时魏国大夫魏如耳之后(60,62)。亦见《姓苑》(15,21,60)。【布】 明时杭州(15,21)、今河南巩县(30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耳元明,明时山东即墨人,洪熙中任抚州卫知事(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湖南之冷水江、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白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 注引张澍之语云:“李耳之后; 或魏如耳之后。”李耳即老子,其后或以祖辈名字为氏,此当系出理姓; 如耳,战国时魏臣,其后亦以祖辈名为氏。

明代有耳元明,卫经历; 又有耳桓,醴陵知县;《万姓统谱》载: 杭州有此姓。

猜你喜欢

  • 經佳

    读音:Jīngjiā【综】清镶黄旗满洲闲散永萌之妻为经佳氏(260)。

  • 读音:Sōng/Sung【综】源出不详。台湾高雄、台南等地均有此姓(64)。

  • 读音:Kuà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北京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北方有 (此姓)。”

  • 慷傑達

    读音:Kāngjiédá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斡勒

    读音:wò lè【源】金时女真人姓。斡勒系女真部名,居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北及盖州(今辽宁盖),以部为氏(24,71,397)。【变】①亦作〔兀勒〕、〔斡鲁〕、〔斡罗〕、〔斡论〕、〔斡邻〕(71,3

  • 读音:yín【源】 姑、冘二水在山东即墨,有冘氏,见《路史》(60,62),当水为氏。【它】 《中华姓府》作冗(63)。误。【布】 江西新干有此姓(400)。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

  • 蒼伯

    读音:Cāngbó【综】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未详其源。

  • 接舆

    读音:jiē yú接舆氏,楚隐者,其后因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楚后有接舆氏。(见《路史》)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 (接舆),楚隐者,

  • 读音:shàn【源】 《诗》仲允膳夫。《郑笺 》“钟允,字也”。人表作膳夫仲述。膳氏当为仲允之后(60,63)。《元和姓纂》掌膳羞之官,其后以官为氏(6,15,21,60)。《周礼》天官之属,掌王之

  • 叔袁紇

    读音:Shūyuánhé【综】 顺阳王仲景前妻为叔袁纥氏,见《北史·阳平王新成传》(27)。一说,即袁纥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