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ān

【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一说为第十子)聃季载封于聃(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北),谓之聃季,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7,11,12,15)。②殷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聃氏(8,60,63)。③老子后有聃氏(17,60)。老子,周时楚之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故亦称老聃,当以谥为氏。【变】 亦作耼(17,21),耽(1)。【望】 汝南(17),河南(418)。【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聃启,周大夫(12,15)。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之后。” (按:《世系谱》:聃季载,文王第十七子。) 此当以国为氏。系出姬姓。聃国遗址在今河南开封地区。②《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 云: “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聃氏。”武丁,即商高宗。此当系出子姓。③又云: “老子后有聃氏。”老子,亦称老聃,故其后或以聃为氏。此当系出李氏。

周代有聃启。

猜你喜欢

  • 乌落兰

    读音:wū luò lán代北姓,后改为兰氏。(见《魏书·官氏志》)

  • 汪古

    读音:Wānggǔ【源】 金时族名,亦作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等(397)。一说,亦作黄掴(71)。部人散居于阴山以北,辽、金时称白达达。当以部为氏。【变】 元时汪古部人有改姓马、赵、汪等氏者

  • 永圖哩

    读音:Yǒngtúlī【综】 清满洲人姓。永图哩博勒果素,清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威丰年间由甲兵从攻张格尔于新疆、以功累擢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61)。《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注

  • 娶訾

    读音:Qǔzǐ【源】 帝喾高辛氏之妃为娶訾氏,曰常仪,生挚,见《袁王纲鉴》(63)。即娵訾氏。

  • 司徒

    读音:Sītú司徒姓主要是来自官名,古朝廷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后发展成为姓氏。司徒姓早期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地区。司徒姓历史人物有司徒映,唐

  • 读音:shān晋有沙楼国帅钐加。(见《集韵》)

  • 烏喇特

    读音:Wūlǎtè【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见《国史·内扎萨克传》(23)。②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翁克都济讷尔、哈达等地(23,63,260)。【变】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那英泰之妻为乌拉特氏,镶白旗蒙

  • 公刘

    读音:gōng liú后稷曾孙公刘之后。(见《世本》)吴后有公刘氏。(见《路史》)

  • 读音:Cén岑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朝时,周武王将其异母弟耀之子渠封于岑(今陕西韩城一带),建立岑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另外,少数民族中也有岑姓。如秦、汉之际百越族中就有俚族人改姓

  • 果博勒

    读音:Guǒbólè《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同治时察哈尔都统西陵阿,姓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