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
【源】见《姓苑》。居于荻芦(即荻芦山,在今福建连江东南10里),因以为氏。或逃难荻中以为氏(60)。 【布】江苏武进(314)、浙江余姚(389)、湖北钟祥(388)、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 【人】荻赦之,汉时人,见《印薮》(15,21,24)。
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余姚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归 “入声”部。《姓氏考略》注云: “居于荻芦(庐?) 因以为氏; 或逃难荻中,以为氏。”此当以草名为氏。荻,芦的一种。
汉代有荻赦之。
【源】见《姓苑》。居于荻芦(即荻芦山,在今福建连江东南10里),因以为氏。或逃难荻中以为氏(60)。 【布】江苏武进(314)、浙江余姚(389)、湖北钟祥(388)、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 【人】荻赦之,汉时人,见《印薮》(15,21,24)。
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余姚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归 “入声”部。《姓氏考略》注云: “居于荻芦(庐?) 因以为氏; 或逃难荻中,以为氏。”此当以草名为氏。荻,芦的一种。
汉代有荻赦之。
读音:Háng'ēlī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Qíyǎlǎ【源】 元时蒙古人姓,以部为氏(23,63)。【人】噶齐哈克缴,姓奇雅喇氏,元时平阳、太原两路达鲁花赤(23,63)。元代蒙古族姓氏。本部落名,以部为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Ālún《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载,其注云: “历史上铁勒族姓氏。”铁勒,北魏时亦称高车,故“阿仑”,当与“阿8
读音:gǔ duō lù后魏代北姓,后改为禄氏。(见《魏书·官氏志》)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禄氏。唐代有骨咄禄·特勒、骨咄禄·顿达度。
读音:Huǒlǔlá【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火鲁刺氏(13)。【变】 亦作〔火里刺〕(13)。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和尔拉〕(24)。【人】 元宪宗后为火鲁刺氏,见《元史类编》(399)。
读音:Wēiyuán【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
读音:Yáng【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8)。
读音:Shéguī《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疑此乃 “析龟” 之误,盖折、析形近似而讹误。参见“析龟”条。)
读音:Wū【综】 源出不详。江西宁都有此姓(280)。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清远有分布。汉族姓氏。清远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Pútuó《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宋史》注云: “即蒲陁氏。”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