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uàn

【源】 ①贯,即��,古贯国,济阴蒙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6里)即其故址,其后以国为氏(7,11,17)。②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有原伯氏。周大夫原伯贯之后,子孙以王父名为氏(60,91)。④元时阿里海牙之孙贯云石,其父名贯只哥,云石遂以父名第一字为姓(17,60,91)。【望】上谷、西河(17,21,60,418)。【布】安徽淮南(362)、江西修水(304)、浙江余姚(389)、北京、天津等地均有此姓。【人】贯珠,战国时齐国人,见《姓苑》(7,11,1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阳泉,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商代有贯国,《左传》: “周初分鲁侯以贯国之鼎。”其后或以国为氏。(《姓氏考略》 将其归入 “以地为氏” 之列。)② 《姓氏考略》 注云: “原伯贯之后。” 原亦姬姓国,为晋所灭。其后或以祖上名字为氏。系出姬姓。③或为毌氏所改,《中文大字典》 据 《字汇补》注: “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又作贯氏。” ④为元代蒙古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以名为氏》载:元苏尔约苏哈雅 (按: 《姓氏考略》 译作“云石海涯”。又,“云石海涯乃蒙古姓苏尔约苏哈雅” 之别译,称“小云石海涯” 以与 “” 云石海涯相别耳,犹称张姓父子为老张、小张等。《中国人名大辞典》称“本名小云石海涯”,误矣。) 以父名格济格,因音讹为 “贯只歌”,遂以贯为氏。

战国时有贯珠; 汉人有贯高; 晋代有贯志; 明代有贯元顗,横州知州; 又有贯义,指挥使。

猜你喜欢

  • 阿拼

    读音:A-pīng【源】 彝族姓。属奥姆家支(375)。

  • 读音:lì【源】 ①黄帝臣力牧之后(1,6,7)。②台湾土著姓(65)。【望】 临安(17,60,418)。【布】 台湾(68,261)、四川、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力题,汉时鲁相(6,12)。现

  • 读音:jiān间姓即蕳姓,蕳,兰草也。(见《姓苑》)

  • 乞藏

    读音:qǐ zàng【源】 唐时吐蕃青海大酋有乞藏氏,见《唐书·韦皋传》(60,62)。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唐书·韦皋传》注云: “吐蕃青海大酋有乞藏姓。”唐代有乞藏·遮遮

  • 哈爾吉努

    读音:Hǎěrjí'nǔ【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尔喀(23,63)。【变】 清蒙古正黄旗中有哈尔吉帑氏(259),〔哈尔吉帑〕似即哈尔吉努之异译。【人】 哈尔吉努乌逊岱,清正黄旗人,世居喀尔喀,从

  • 读音:Yú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察庫

    读音:Chákù【综】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扎克苏之妻为察库氏(260)。

  • 读音:Piàn【源】 源出不详。河南商城有此姓(308)。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jiāng【源】 战国时越王无疆之后,以名为氏(8,12,17,62)。【变】 一作彊(62)。【望】 天水(17,418)。【人】 疆剑,春秋时晋大夫(21)。疆释之,东汉时汉阳太守(21)。

  • 读音:jiǎn《吕氏春秋》云: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是姓有茧氏,邑人以人姓为名。(见《姓氏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