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ū

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晋大夫邬臧的后代,食邑于邬,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妘姓。春秋时期,陆终第四子名叫求言,受封于邬,他的子孙以封地为姓,称为邬氏。

邬姓起源于今山西介休。秦汉之际,有邬姓迁居到今河南禹州一带。魏晋时邬姓逐渐散居于黄河中下游各省。南北朝时期,邬姓南迁者遍及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尤以江西为主迁地。唐末邬姓进入福建,历五代十国,子孙渐次移居广东的循(今惠州)、梅(今梅州)等地。宋元两代,邬姓之主源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浙江、四川、重庆、广西、贵州。明初,山西邬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邬姓远迁台湾,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进入东三省。如今,邬姓尤以江西、安徽、内蒙古、四川、浙江等省为多。

邬姓历史人物有邬彤,唐书法家。人称“寒林栖鸦”,能与之比肩者极少。他也擅写草书。邬大昕,宋官吏。任职广州时,发现东洲与黄木湾之间,交通不便,立即组织人马将鹿步湖岸凿开,使两地十余里的水路畅通,便利来往行人交通运输,后当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庙以示纪念。

邬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七十八位。


陆终第四子求言为妘姓,别邽邬。(见《国语》)

邬郡太守司马弥牟之后,因以为氏。(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见《通志·氏族略》)

▲<唐>邬彤,钱塘人,书法家。<宋>邬克城,乐安人,金石家。

<明> 邬佐卿,丹徒人,诗人。

猜你喜欢

  • 翁古特

    读音:Wēnggǔtè【综】 清蒙古正黄旗中有翁古特氏(259)。

  • 公德

    读音:gōng dé【源】 春秋时郑公族有公德氏,见《路史》(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郑后有公德氏。”郑为姬姓国,故此氏当系出姬姓。

  • 步鹿斤

    读音:Bùlùjīn【综】 步鹿斤氏后改为步氏(27)。步鹿斤氏似即步鹿根氏之异译。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步氏。

  • 读音:jué【音】 亦音Jué(17,77,61)。【源】 ①黄帝之后,姞姓之裔,周时蹶父之后(11,17,60)。②春秋时晋大夫韩厥之后(17)。【望】 河南、济南(17,60,418)。【布】 大

  • 读音:Yàng【源】 “南蛮”姓,见《唐书》(60,62,63)。【布】 上海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湖北之利川、辽宁之昌图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土家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

  • 有窮

    读音:Yǒuqióng【源】 有穷,古诸侯国,见《地谱》(17,62)。后羿自(故城在今河南滑县东)迁穷石(故城有三种说法,一说在今河南;一说在今山东德州和陵县境;一说在今湖北英山),

  • 昭倫

    读音:Zhāolún鄂伦春族姓氏。出自白依尔哈拉,汉意为“石头”,因住在石滩上而得氏; 或称: 死后被埋石下,其后以石为氏,遂称“昭伦”氏。见《中国人的姓名·鄂伦春族》。

  • 司褐

    读音:sī hè【综】 周时有司褐拘,见《汉书·古今人物表》。又,春秋时楚灵王大夫司褐扶,见《韩非子》(12)。司褐氏始此(60,62),《元和姓纂》作〔司揭〕(6),误。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 扎馬兒歹

    读音:Zhāmǎér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作“扎玛勒岱”。

  • 读音:jí【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据《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其注云: “以器具为姓氏。楫,划船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