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én

【源】 ①《周礼》公卿之子,入王端门,教以六艺,谓之门子,其后为氏,见《编古命氏》(9,12,17,60)。 ②北魏时叱门氏、吐门氏、库门氏,后均改为门氏,见《魏书·官氏志》(12,17,60,242)。③云南西盟大马赛寨佤族姓,原系亚木姓,亦作闷氏(160)。④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望】 河西、庐江(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内蒙古、黑龙江、河北三省区多此姓,三省区门姓约占全国汉族门姓人口58%。【人】 门宗,北魏时徐州刺史(21)。门克新,明时巩昌人,累官礼部尚书(24,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平度、昌乐、龙口,山西之大同,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朝鲜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周礼》 公卿之子入王端门,教以六艺,谓之门子。其后以为氏。”②又据 《河南官氏志》 注云: “叱门氏改为门氏; 又有吐门氏改为门氏; 又有库门氏改为门氏。” ③ 《姓氏词典》 据《姓考》 注云: “以官名为姓氏。春秋时宋有门官,其后因氏。门官,是 ‘近卫之官’。”

后魏有门文爱,山阴人; 唐代有门察; 明代有门克新,洪武中由训导而官礼部尚书; 又有门相,景泰进士; 又有门迎思。

猜你喜欢

  • 读音:Fù【综】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中国姓氏集》(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 貴齊克

    读音:Guìqìkè【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德㮙太之妻为贵齐克氏(260)。

  • 读音:lǐng吴郡有领氏。(见《程氏世谱》)

  • 读音:wán康叔后有顽氏。(见《路史》)

  • 读音:Xīn/Shin,Syi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昭剌

    读音:Zhāolá【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 赫胥

    读音:hè xù【源】古帝赫胥氏之后(9,17,60)。【变】亦作〔赫苏〕,见《路史》(8)。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赫胥氏,古天子,后有赫胥氏。”

  • 庄丘

    读音:zhuāng qiū永元三年二月戊申,高祖发襄阳,留司马庄丘黑,守樊城。(见《梁书·高祖本纪》)

  • 读音:měi【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陕西长安(62)、安徽淮南(362)、湖北武汉(91)、台湾台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每当时,见《印薮》(15,21)。每可荐

  • 牙爾

    读音:Yáěr纳西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纳西族》收载。本为家族名,以之为姓。后或改为单姓“杨”。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