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ōng

雍姓的来源主要有是以封地为姓氏,出自姞姓,黄帝之后。雍姓早期活动于河南。

雍姓历史人物有雍齿,西汉将领,早年跟从高祖起兵,叛而复归,虽然战果累累而终为高祖所不快。及高祖即帝位,诸将未行封,有怨望。高祖乃从张良言,先封齿为什邡侯。诸将皆喜曰:“雍齿且侯,吾属无患矣。”

雍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零四位。


【音】 雍氏有Yōng、Yòng二音(17)。且源出不同(19,63)。参见雍(Yòng)姓。【源】 黄帝之裔,姞姓之后,商、周时食采于雍(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因氏,见《风俗通》(1,7,12,17,60)。雍氏不出周文王而出黄帝,不音去声而音平声(7)。【变】 亦作雝、邕(17)。【望】 京兆、平原(17,60,418)。【布】 分布较广,不同音之雍氏合计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四川、宁夏等省区多此姓,两省雍姓约占全国汉族雍姓人口73%。【人】 雍纠,春秋时宋人,为郑祭仲赘婿(7,17,21)。雍齿,汉时什邡侯(7,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监利、湖南之芷江、安徽之泾县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范晔云: “山阴有雍城,文王第十三子雍伯受封之国,其后为雍氏。” 山阳之雍城,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三十五里。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②郑樵又注: “宋有雍氏,姞姓也。” 《姓氏词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 “出自姞姓,黄帝之后,与南燕同祖。商周之间有食采于雍者,因以为氏。”此雍本为秦都,地在今陕西凤翔县南。望出京兆。

春秋时郑有雍纠,祭仲之婿; 齐有雍康、雍巫;楚有雍子; 汉代有雍齿; 唐代有雍陶,成都人; 明代有雍秦,咸宁人,正德初南京户部尚书; 清代有雍元聪,任太仓州学正。

一音yòng,亦姓。或作 “”,亦作“”。

猜你喜欢

  • 廪丘

    读音:lǐn qiū齐大夫廪丘子,其先以所食邑为氏。(见《英贤传》)廪丘,齐大夫廪丘子之后。(见《万姓统谱》)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据《路史》云: “炎帝之后。”此

  • 烏力兹

    读音:Wūlìzī【综】 达斡尔族姓(哈拉名)。系出清满洲八旗姓倭勒(即倭哷)氏,又书作〔乌力斯〕、〔吴力斯〕,世居乌图兹河(即黑龙江),当以河名族,以族为姓。今汉姓为吴(189)。达斡尔族姓氏。或写

  • 沙陁

    读音:Shātuó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一作“沙陀”。唐代有沙陁金山,张掖公; 又有沙陁辅国,永寿郡王; 又有沙陁尽忠,酒泉公。

  • 畢蘭齊

    读音:Bìlánqí【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雅忻哈之妻为毕兰齐氏(260)。

  • 阿里温

    读音:E-lǐwēn【综】 元时人姓。沙班,阿里温氏,元至治二年任南台御史,见《至正金陵新志》(399)。

  • 瓦勒喀喇

    读音:Wǎlèkālǎ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收载,未道其详。

  • 大叔

    读音:Dàshū《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云: “源于姬姓。望出东平郡。系出姬姓。春秋时郑穆公孙世叔仪后姓大叔氏。汉有大叔雄。”此“大”当音tài,故“大叔”亦音

  • 棱波

    读音:Léngbō珞巴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有载,本为部落名,或以为姓。未详其他。

  • 读音:xiè【源】 见《姓苑》(21,60,62)。燮父之后有燮氏(60,62)。【布】 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人】 燮元图,宋时湘潭人,咸平进士,三台御史(21,60)。现行较罕见姓

  • 读音:cè楚公族有侧氏。(见《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