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
顿,姬姓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
弱顿子之后,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魏郡云阳。(见《尚友录》)
▲〈汉〉顿琦,苍梧人。〈明〉顿敏,涿州人。
顿,姬姓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
弱顿子之后,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魏郡云阳。(见《尚友录》)
▲〈汉〉顿琦,苍梧人。〈明〉顿敏,涿州人。
读音:Miémí【源】 西夏人姓(31,24)。【变】 亦作〔密密〕(24,101)、咩铭(101)。【人】 西夏国主德明之妃为咩迷氏,一作密密氏(31,101)。咩迷乞遇,西夏臣(24,40)。《姓
读音:jiè【源】 ①汉贝州宗城县(故城在河北威县东30里)有古界城,见《汉书注》。是界以地为氏(60,62)。②佤族姓。佤族中亚木氏后裔繁多,其四个儿子之后各以其父名为姓,界为其一(159)。亦作载
读音:gōng亭名,以亭为氏。(见《万姓统谱》)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万姓统谱》 曰: “亭名, 以亭为氏。” 䢼亭在今安徽之宣城。
读音:Mòkètíng【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fáng fēng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见《史记·孔子世家》)防风氏,夏时诸侯。
读音:Shǔ/Shuu【综】 源出不详。河南淮滨(286)、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yǐn wǔ【源】 春秋时楚大夫敖尹午之后(6,12,21,60)。【人】 尹午子叔,春秋时楚大夫(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楚大夫敖尹午之后。” 以
读音:dì yī【源】 系自妫姓。汉武帝徙齐诸田于园陵,以门族次第为氏,故有第一氏,见《风俗通》(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风俗通》云: “其先齐诸田,徙园陵者
读音:Dōnghù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云:“《汉书·古今人表·第二等上中》: 东扈氏。”未详其他。
读音:Guìqí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元)世祖诏民之荡析离居及僧道漏籍诸色人不当差徭者万余人充桂齐,令明安领之。《兵志》有桂齐卫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