餻
读音:Gāo/Gau
【源】春秋时齐侯之裔有餻氏(25)。同糕。
【源】春秋时齐侯之裔有餻氏(25)。同糕。
读音:zǐ huá韩有子华子,因以为氏。(见《万姓统谱》)鲁有子华氏。(见《路史》)
读音:kě hóu【源】 代北姓。其先原居渴侯山,因以为氏(70)。【变】 ①一作〔渴俟〕(17,21,62)。②后改为缑氏(9,27,44,60)。或改为渴氏(62)。改为侯氏(7)、纸氏(12,2
读音:Dé【源】 ①汉时有得来,见《三国志》(17,62)。得氏当始于此。②清时贵州贵阳府麻乡长官司长官得氏,姓始于明朝(72)。③明、清时云南宾川州金沙江巡检司土巡检为得氏(253)。【布】 河南洛
读音:Zhāng/Jang【综】 源出不详。台湾苗栗有此姓(68,261)。
读音:jīng xiàng【源】 殷后有京相氏,见《史记》(6)。当为京地相者,以官为氏(60,62)。【望】 济南(12,21,60)。【人】 京相璠,晋时人,著有《春秋土地名》三卷(7,12,21
读音:Qiáo【源】 傈僳族姓。以荞麦为原始图腾的氏族之姓(228)。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布】 云南(228)、山西大宁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湖北之武昌、利川
读音:Yīlǐ【源】 彝族姓。属阿黎家支(375)。
读音:Qīnsà【源】 彝族姓。属狄俄阿雕家支(375)。
读音:Tóngè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扎库塔、巴颜乌喇、当务理等地(23,63,180,260)。【变】 清镶红旗满洲前锋莽阿善之妻为通务尔氏(260),〔通务尔〕似即佟鄂啰之异译。清
读音:Gōngcā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