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药避孕

中药避孕

指内服中药或外用中药达到避孕的目的。若达到终生不孕称为绝育。亦名断产断子绝胎。历代文献均有记载,效果尚待考证。《本草纲目》:“马槟榔核仁,欲断产者常嚼二枚,久则子宫寒冷不孕。”又“故蚕纸烧末酒下,终身不孕。”《医林集要》以零陵香为末,酒服二钱,云能绝育一年。千金断产方:四物汤一剂,芸苔子(即油菜子)一撮,红花,水一鍾半,煎八分,经后空心服,则不受胎。“断产灸法:炙脐下二寸三分阴动脉中三壮。”此外如万年青、酸枣树根皮、鹿含草、柿蒂、水银、防风马蔺子等,用作断产,亦有文献记载。

猜你喜欢

  • 乌泡刺叶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乌龙摆尾叶。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叶。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酸、甘,平。止血,解毒。治外伤出血,瘰疬,痈疖疮

  • 鼻涕

    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即涕。详该条。

  • 小指

    ①手的第五指,即末指。《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②足的第五趾,即末趾。《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 乳薯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山海螺之别名,详该条。

  • 惊怖

    证名。指易惊善恐或因惊致恐之意。出《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详惊、善恐条。

  • 瘀血

    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的。可因病致瘀,如跌扑损伤、月经闭止、寒凝气滞,血热妄行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气机阻滞,经脉阻塞,瘀热互结

  • 左右配穴法

    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常用于内脏病变,如胃病取两侧胃俞,心悸取两侧神门,呕吐取两侧内关等。

  • 宛陈则除之

    针灸治疗法则。凡外伤瘀积、丹毒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瘀血凝滞等病症,可用针刺或三稜针放血或刺络拔罐法等治疗。《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张景岳注:“宛,郁同。陈,积也。除之去其滞。”

  • 鸣蜩

    出《诗经》。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 外感温热篇

    见温热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