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体表部位名。头发的边际处。其中额部上方的头发边缘称前发际;项部上方的头发边缘称后发际。《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循发际,至额颅。”②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小儿风痫者,先屈手指如数物乃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萆薢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功法。是托名彭祖用以治病的一套静功为主的锻炼方法。见于宋《云笈七》卷36中。具体锻炼方法:①伸腰,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②挽两足趾,五息止,引腹中气,去疝瘕,利九窍。③仰两足趾,五息止,引
证名。指大便秘结,壅塞不通。《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太平圣惠方》用大黄、牛蒡、枳壳治伤寒热结,大
①即阴茎。《外科正宗·下疳》:“男为房术所伤,蕴毒所致,初起阳物痒痛……不时兴举。”详阴茎条。②属于阳性的事物,如火、太阳、雷电等。《素问·方盛衰论》:“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
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作水丸。治证同。见孔子大圣知枕中方条。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结核多见于颈部,亦可见于腋部或腹股沟,局部红热疼痛,并可伴见发热恶寒。常见于头面生疮、目赤咽痛、齿龈肿痛、耳或其它疮疹余毒等症。治疗宜清热疏风,解毒散结,宜四顺清凉饮、五味消毒
指肾气、肾阴、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肾虚,……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肾虚,论曰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虚弱,则足少阴之经不利,故其证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按摩正骨专业的教授和考核,官阶为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