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1955年千顷堂出版)。即漆疮。见该条。
蛊毒病之一。《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著蛊毒,面色青黄者,是蛇蛊。其脉洪壮,病发之时,腹内热闷,胸胁支满,舌本胀强,不喜言语,身体恒痛。又心腹似如虫行,颜色赤,唇口干燥,经年不治,肝鬲烂而死。”参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心腹诸痛》。指因受惊伤碍肝气所致的胁痛。治宜通阳疏肝理气,可用桂枝汤或散加减(《类证普济本事方》)。
古时纺纱织线之针。《灵枢·九针论》:“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藜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梦遗。详该条。
见彧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