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瞳孔(正视时)直上入发际1寸处。主治头痛,眩晕,感冒,鼻塞,目赤肿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太阳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
病名。《喉科指掌》卷六:“此症因毒结胃家,发于小舌。胃脉沉而洪大者,真结毒也。”
出《素问·刺禁论》。其义有二:①谓肝气主升。根据左升右降的理论,故肝的行气部位在左。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②《素问》原文“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丑未主湿土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丑未之上,太阴主之。”所指即为太阴湿土。
南方之极,与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奔南极。”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即活络流气饮,见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绰是抓提的意思。先用五指抓捏,捏后急速滑开。或用两手掌平贴于患处,然后手掌小指侧用力向中间滑起。有舒展筋脉等作用。
古病名。指沙虱虫毒侵入所致的疾患。《肘后方·治卒中沙虱毒方》:“山水间多有沙虱甚细,略不可见。人入水浴及以水澡浴,此虫在水中着人身,及阴天雨行草中亦着人,便钻入皮里。其诊法: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
书名。4卷。清·张霞谿撰。刊于1840年。本书卷1~2系将《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的(麻)疹门作了补充注释。卷3~4为附采诸家麻(疹)后证治,引述各书中有关麻疹的合并症、后遗症等内容。现有《珍本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