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又名白睛飞血,俗称铺红。《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飞血者,谓赤脉散于白睛之上是也。由肝藏气虚,为风热所乘,致血飘溢,散络白睛,势若飞驰,故谓之飞血。治法宜镇肝气,平心火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宋代官方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1151年诏诸州设置惠民局,由官府给医药,为群众的疾病治疗提供方便。
病名。①由冬伤于寒遗毒未尽,深陷厥少二阴经,致火毒炎喉,咽喉肿痛,面赤腮肿,甚或项外漫肿,咽喉闭塞,汤水难咽,语言难出(《病源辞典》)。治宜清余毒,消肿痛。可选用普济消毒饮、竹叶石膏汤等加减。②由寒邪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由肝胃两经湿热者,症见舌边起白点溃烂,口苦善怒,小便短赤,脉象弦数。治宜清泻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由心脾热毒熏蒸者,则舌面和舌体溃烂,肿痛皆甚,饮食有碍。治宜泻心脾之
见《本草纲目》。为消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门补要》卷中。即赤白游风色白者。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萹蓄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正骨科医家。字仁伯。世传正骨秘术,其父随从护送高宗南渡,途中骨伤患者甚多,救治无数。嵇清继承家传秘术,未成年时已常为宫中人疗伤,整治完好如初,名闻江南。
指久患气喘的病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