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金丹

小儿金丹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川贝母橘红各12克,羌活生地黄木通大青叶荆芥穗、桔梗前胡西河柳赤芍药天南星(制)、玄参各9克,钩藤半夏(制)、枳壳(麸炒)各9克,薄荷葛根天麻防风甘草、炒牛蒡子各6克。为细末,每细粉186克兑:羚羊粉、犀角粉各1.5克,朱砂面24克,冰片3克,研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周岁以上每服一丸,周岁以下酌减,白开水送下。功能疏风化痰,清热镇惊,止嗽透疹。治伤风感冒,发烧头痛鼻流清涕咳嗽气促,咽腮肿痛,惊悸心烦,疹出迟缓。

猜你喜欢

  • 詹旭初

    【介绍】:见詹文升条。

  • 麻疹夹斑

    病证名。麻毒炽盛,内陷营血而夹瘀斑的证候。清·马之骥《疹科纂要》:“麻疹不出,忽发红点者,名为夹斑。”由肺、胃同时受麻毒热蒸所致。症见恶寒,壮热,喷嚏流涕,腮红眼赤,咳嗽气急,继则全身既可见碍手的颗粒

  • 夹疽

    病名。《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或问喉之两旁生疽何如?曰:此名夹疽。”即夹喉疽,详该条。

  • 蛆儿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粉条儿菜之别名,详该条。

  • 忽作喘

    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古称卒上气、卒喘。多由感风感气,或多食多饮而然。治疗须察其所感施治,如用定喘汤加减等。参见卒上气、喘证等条。

  • 虫兽伤

    病因的一类。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包括虫兽等各类动物致人的伤害,如蛇伤、犬咬伤、昆虫螫刺伤等。

  • 假决明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望江南之别名,详该条。

  • 素灵微蕴

    书名。4卷。清·黄元御撰于1800年。本书是作者晚年研究《内经》的心得。黄氏就医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写成26篇医论,包括:胎化解、脏象解、经脉解、脏候解、五色解、五声解、问法解、诊法解、医方解、十篇和喘

  • 飞扬喉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上:“飞扬喉,此症风热上壅,上腭红肿气不通,咽物不下,从小舌中飞扬满口,此系凶恶之症。急针患处出血。”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仙方治命饮等加减。或以刀针于红

  • 撅(jué 决)骨

    ①骨名。即尾骨。出《素问·骨空论》。详尾骶骨条。②长强穴别名(见《针灸聚英》)。长强属督脉。位于尾骨尖与肛门联线的中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