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新订黄芩芍药汤

新订黄芩芍药汤

见《中国传染病学》。山楂炭、当归白芍药、炒黄连木香厚朴各3克,酒黄芩、酒大黄各4.5克,陈皮泽泻各6克。水煎服。治细菌性痢疾,症见微寒壮热心烦詀语,腹痛作胀,里急后重滞下不爽,舌尖赤,脉弦数。如有寒热,加藿香叶、薄荷叶各6克,淡豆豉9克,葱白4.5克;热甚寒轻,加金银花连翘各15克,薄荷4.5克;身热自汗,心烦口渴,加生石膏、金银花各15克,知母9克;小便不利,加滑石9克,木通6克;痰多脘满,加栝蒌皮、半夏莱菔子各9克;呕吐,加代赭石9克,吴茱萸1.5克;腹胀,加大腹皮9克;腹胀拒按,加枳实6克;肛门灼热,倍大黄;不思食,加谷芽神曲鸡内金各9克;下血痢,加生地榆阿胶各9克。

猜你喜欢

  • 钱国宾

    【介绍】:明代医生。字君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备急良方》等书。

  • 紫苏子饮

    《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七方。炒苏子、煨诃子、炒莱菔子、炒杏仁、人参各一钱,木香五分,青皮、炙甘草各二钱。为粗末,分二次,每次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膈噎上气咳逆。

  • 十二经动脉

    十二经脉中体表的动脉搏动部位。《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十二经动脉如手太阴肺经的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阳溪;手少阴心经的极泉;手太阳

  • 腋窝

    又称腋胑,俗称胳肢窝。指人体的上臂与胸壁连接的凹陷处。其皮下有丰富的汗腺,脂肪组织,底部有重要的神经、血管通过,还有淋巴结群。为手三阴及足少阳经脉所过之处。

  • 语言蹇吃

    即语言蹇涩。《诸病源候论·蹇吃候》:“若府藏虚损,经络受邪,亦令语言蹇吃。”详见语言蹇涩条。

  • 食牛肉中毒

    病名。因食中毒和疫死的牛肉而出现中毒症状者。其症“令人心闷,身体痹,甚者乃吐逆下利,腹痛不可堪,因而致死者非一也。”(《诸病源候论·食牛肉中毒候》)。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

  • 四肢倦怠

    证名。指手足无力,懒于动作。《世医得效方·身疼》:“男子妇人气血劳伤,四肢倦怠,肌体羸瘦,骨节烦疼。”多由脾胃虚弱,不能温润四肢所致。可见于内伤劳倦、脾虚久泻等证。治宜人参黄芪散等方。

  • 邱熺

    【介绍】:清医家。字浩川。广东南海人。嘉庆十年(1805年)经商澳门,习得种牛痘之法,自身试之并及亲友,均无不验,乃于会馆专司其事,历十余年。后将种痘方法详加记述,纂为《引痘略》(1817年)。为我国

  • 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

    丛书名。14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896年。《脉义简摩》8卷;《脉简补义》2卷;《诊家直诀》2卷;《辨脉平脉章句》2卷。周氏自称这四种“皆依旧义而衍释之。《简摩》,正义也;《补义》,余义也;《直诀》

  • 肌肉蠕动

    证名。出《素问·调经论》。指肌肉动如虫蠕的感觉。多因风湿、热伤脾,卫气不荣肌肉所致。《医学入门》卷一:“脾受风湿则卫气不荣而肌肉蠕动。……脾热者,色黄而蠕动也。”《奇效良方》卷二:“风热壅实,上攻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