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何游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又名推肠生、蟠肠生、盘肠献花、盘肠产、盆肠生、催肠生。过去一般认为产母平日气虚,临产时努挣,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儿下后肠仍不收。相当于临产时产妇直肠脱出。宋·陈选《妇科秘兰
病名。又名久恶疮、恶毒疮、顽疮。①《刘涓子鬼遗方》卷五载“治头疮恶疮骨疽等牛屎熏方”,是指一般顽固的外疡。②《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诸疮生身体……疮痒痛焮肿而疮多汁,身体壮热,谓之恶疮也。”泛指脓液
焦,在此指脊椎棘突;五焦,即第五、六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心腧在五焦之间。”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腹痛。参见产后腹痛条。
见《本草纲目》。为山慈姑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松节之处方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见《小儿推拿秘旨》。即肺经。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血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