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清降汤

猜你喜欢

  • 主辅佐使

    即主药、辅药、佐药、使药。详君臣佐使条。

  • 乌豆

    出《肘后备急方》。即黑大豆,详该条。

  • 犁壁藤

    见《广东中草药》。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 青筋

    ①推拿穴位名。又名阳筋。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食指处。《小儿按摩经·六筋》:“青筋:乃纯阳属木,以应肝与胆,主温和,外通两目。”外热内寒者,掐之,以汗出为度。尚治目赤涩、多泪等。

  • 增损承气丸

    《外台秘要》卷六引《延年》方。前胡、大黄、炙枳实各七分,桂心、干姜、吴茱萸各五分,茯苓四分,芍药六分,炙厚朴、陈皮各十分,杏仁七十枚。为末,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服后稍停饮酒任性,以气宣下泄为度

  • 薛己

    【生卒】:约1486~1558【介绍】:明代医家。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世医出身,父亲薛铠是当时名医,任职太医院。他承继医业,钻研医术,闻名于当时。先后任御医及太医院使。通内、外、妇、

  • 足阳明疟

    病名。指疟发于足阳明者。《素问·刺疟篇》:“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方用大剂竹叶石膏汤等,参见三阳疟条。

  • 顺胎散

    《验方新编》卷九方。草果一个,延胡索、滑石各八分,五灵脂一钱。酒煎,半饥时服。治胎气不顺。

  • 气厥

    ①厥证之一。指中气衰竭,或气机怫郁上逆而厥者。《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

  • 五陷

    出《古今医鉴》。疮痘之毒,由内向外透出的为顺,已出复入的为陷。痘出不能成浆的,谓之倒陷。五陷,指痘疮已出,由于调治失宜,以致毒气内陷,其浆不成的五种严重证候。临床分紫陷、黑陷、白陷、灰陷和血陷。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