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原机启微》。即针眼。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手丫发。见该条。
【介绍】:见刘默条。
【介绍】:见崔季舒条。
病名,指产后血瘀腹痛,又名儿枕痛。《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恶露不行,脐腹作痛,俗名儿枕不安。”详儿枕痛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属低级官员,官阶从七品。
【介绍】:见丁锦条。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卷四。为风冲泣下之俗称。详该条。
喻脉象坚急不和,如弓弦之缕。《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
证名。指汗出偏于半身(左侧或右侧)。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多由气血不能畅流周身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马莳注:“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