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疫痢

疫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于天行疫毒所致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痢证汇参》卷四:“疫痢之证,运气所致。或流衍之纪,雨湿连绵;或二火司令,赫曦用事,湿热大作;或燥金行令燥火时行,三者皆成疫痢。此所谓之天行疫痢也。”《症因脉治》卷四:“长幼相似,沿门合境,一齐发作,下痢脓血,或下纯血,或下黄水,或下紫血水,身热头痛胸满不食,此疫痢之症也。”治宜清热解毒为主。初起可兼表散,可用羌独柴葛之类。待表邪已散,然后分辨湿火燥火施治。湿热脉洪,香连丸、六散;满闷不舒,香连平胃散;燥火脉数,当归银花汤,调六一散,送下当归大黄丸。参见痢疾、疫毒痢条。

猜你喜欢

  • 伤损腰痛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九十。因打仆、坠堕致使腰部筋肉受损,经脉气血瘀滞所致。证见腰部疼痛、肿胀、青紫、重者脊部亦痛,活动艰难。治宜活血祛瘀,舒筋通络,内服地龙散或复元活血汤化裁,并可采用针灸、按摩及药

  • 张苗

    【介绍】:晋代医生。精于脉诊,善于治疗疑难病。

  • 酊剂

    药物剂型之一。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媒,提取药材中醇溶性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如牙痛水(成药)即为此剂型。

  • 摘星换斗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一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另一手高举过顶,掌面下覆,曲肘钩掌,目注掌心,舌舐上腭,鼻调匀。《易筋经》:“鼻息调匀,用力收回,左右同之。”

  • 手掌后臂间穴

    见臂间条。

  • 毛脉

    ①秋季脉来时轻虚而浮之象。《素问·玉机真藏论》:“……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王冰注:“……其脉来,轻虚以浮,故曰毛。”②皮毛与血脉。《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 肌肉蠕动

    证名。出《素问·调经论》。指肌肉动如虫蠕的感觉。多因风湿、热伤脾,卫气不荣肌肉所致。《医学入门》卷一:“脾受风湿则卫气不荣而肌肉蠕动。……脾热者,色黄而蠕动也。”《奇效良方》卷二:“风热壅实,上攻头面

  • 仲景伤寒补亡论

    见伤寒补亡论条。

  • 产后厥

    病名。又名产后厥逆。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凡产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注于四旁,故足冷而厥气上行。经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是也。宜用加参生化汤,连进二剂,则血旺,而神复厥自止矣。”

  • 妊娠食忌

    孕期饮食禁忌,又称“忌食养胎”或“忌食护胎”。有关孕期饮食禁忌的内容广泛,历代论述较多。其忌食部分可整理归纳为五类:①活血类,主要有山楂、蟹爪等,这类食物能活血祛瘀而犯胎;②滑利类,主要有冬癸叶、落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