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痰包,详该条。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新鲜旱莲草捣烂敷贴有关穴位,使之发泡的方法。敷贴时间约为3~4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疟疾等。
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作水丸。治证同。见孔子大圣知枕中方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即疠风。见该条。
【介绍】:见王翃条。
①音钗(chài)。同瘥。病愈。《备急千金要方》:“皆须备诸火灸,乃得永差耳。”②音叉(chā)。①病情减轻。《素问·风论》:“肺风……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②较、尚可。《梦溪笔谈》:“凡合血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章门,见该条。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全蝎半两,天麻三钱,制苍术一两,附子(炮,去皮脐)、草乌(生,去皮脐)各二钱。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若久病脚气缓弱,每服一字,空腹豆淋酒送下;骨中痛,嚼胡桃肉,酒调下。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