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简称外治,或名外取。外治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内经》时代已有较系统的针灸疗法以及膏贴、烟熏等,尤为
【介绍】:人名,字景元,后改景希。南宋庆元年间进士,浦城人。尊朱熹学派,人称为西山先生。著作有《西山甲乙稿》,《大字衍义》等书。所著《真西山先生卫生歌》,通俗易懂,有重要参考价值。
见《草药手册》。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出《广西志》。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大成》卷四。即锁脚马。详该条。
八纲之一。指邪入脏腑,血脉,骨髓等所出现的症候。《景岳全书·传忠录》:“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万病回春·伤寒总论》:“病
见《吉林医药参考资料》(1):32,1971。为刺玫果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出《兰台轨范》。即棉花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