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遗精

遗精

病证名。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又称失精遗泄。凡不在性交时精液泄出均称遗精。因梦而精出,称梦遗;无梦而精出,称滑精。精藏于肾而主于心,故遗精多因烦劳思虑过度,房室不节,损伤心肾所致。也有因醇酒厚味过度,脾胃湿热下流,扰动精室,以及郁热、痰壅而然者。操劳过度,多思妄想,损多在心。证见心悸,夜寐不安,梦遗频仍。治宜清心摄肾。用静心汤补心丹清心莲子饮妙香散定志丸等方。思欲不遂,房室过度,损多在肾。肾精不足,相火妄动者,证见腰膝软弱,夜热自汗阴茎易举,遗精频频,舌质红,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旺水汤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补天大造丸等方。肾阳亏损,精关不固者,症见滑精,头晕耳鸣腰酸神疲,畏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治宜温肾固摄。用右归丸鹿茸大补丸等方。思虑劳倦而遗精者,多属脾虚。常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脉细软无力。治宜健脾固摄。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合用聚精丸湿热下扰精室者,证见梦遗滑精,口苦口渴,小便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宜清热化湿。用秘精丸、大小分清饮二妙散等方。因经络郁热者,夜必脊心热恍惚膈热,梦遗。治宜清泄郁热。用清心丸猪苓丸滋肾丸加减。因忧思或饮酒厚味太过,酿湿成痰,扰动心神而遗精者,治宜导痰为主。用猪苓丸或导痰汤等方。又有病后体虚,心悸怔忡,夜梦遗精,宜用牡蛎散。本证可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性神经衰弱等疾患。

猜你喜欢

  • 崔氏八味丸

    见《金匮要略》。即肾气丸,见该条。

  • 迷口

    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鹅口疮。详该条。

  • 医学近编

    书名。20卷。清·陈治撰。约成书于1697年左右。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内容主要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病证及治疗(包括中风、类中风、类伤寒等90种),每种引录各家学说,参以个人见解,予以介绍。书中并

  • 杵头糠

    出《圣济总录》。为米皮糠之别名,详该条。

  • 活幼珠玑

    儿科著作。清·许佐廷撰。2卷,补编1卷。刊于1873年。本书前编1卷,为儿科诸病的证治歌赋;后编1卷,论儿科病的诊断及其辨证用药治法,共分胎毒、变蒸、惊风等32门;补编1卷,集录前二卷中所用的方剂。全

  • 膻中

    ①胸部两乳之间正中部位,为宗气所聚之处,《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②心包。《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也有认为膻中不完全是心包。《医门棒喝二集》卷一:或谓“胞(包)络属于膻中

  • 涌痰醒脑

    开窍法之一。治疗因痰涎壅塞引起神昏的方法。即用涌痰药使病者吐出痰涎而神志恢复。如中风闭证,喉间痰涎壅塞,不能言语,但不遗尿,脉象滑实有力者。用稀涎散。

  • 药象口诀

    见药总诀条。

  • 疝气穴

    经外奇穴名。《世医得效方》:“治疝气偏坠,量患人口角,两角为一折断,如此则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尽处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二七壮;若灸两边亦无害。”即以两口角间长度为

  • 鼻臭

    鼻出臭气,流出脓样黄浊涕,多属风火热毒郁蒸鼻窍的鼻渊症(相当于副鼻窦炎)。恶臭难闻,鼻涕带血丝,颈部有肿块者,可能为晚期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