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锁喉风

锁喉风

病名。①指急喉风兼有牙关不开,口噤如锁者,故名锁喉。多由风热之邪外侵,引动肺胃积热上升,风火相搏,热毒郁结不散而成。《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咽喉肿痛,饮食难入,或痰气壅塞不通者,皆称为锁喉风。”或见胸闷气紧,风痰上涌,牙关拘紧,语言难出,口臭便秘寒热大作等症。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用清咽利膈汤普济消毒饮等加减,或含化六神丸。或待脓熟时以刀针刺破排脓,外吹冰硼散。并保持口腔清洁。以银花连翘薄荷甘草煎汤漱口。类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等。②《咽喉经验秘传》指咬牙风为锁喉风。二者虽名称相同,但症状迥异。详咬牙风条。③指典型锁喉风。《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中真正锁喉风谓:“有真正锁喉风者,甚奇甚急,而实人所未知也……。诊其脉无火也。问其喉则无肿无痛也。观其貌则面青瞠目,不能语也。听其声则喉窍之细如针,抽息之窘如线,伸颈挣命求救,不堪之状甚可怜也。”类喉性呼吸困难。

猜你喜欢

  • 细水麻叶

    见《湖南药物志》。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 威灵

    推拿穴位名。又名威宁。用掐法或揉法治头痛、耳鸣、急惊风、手不能屈伸等症。①位于腕背横纹的尺侧端(见《小儿按摩经》)。②位于手背第二掌骨基底部的桡侧。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③位于手背第2~3掌

  • 单纯性肛漏

    病名。即仅有一个外口和内口在齿线以下,且管道分支少,走行较浅的肛漏。参见肛漏条。

  • 漏下黑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 车质中

    【介绍】:见胡宪丰条。

  • 牛奶根

    见《分类草药性》。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 热极生寒

    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阳热的病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阴寒的病证,有如夏热转变为秋凉冬寒。一般由热转寒多因正气耗伤,属病情逆转。如热性病热极伤阴,阴竭而至阳脱,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

  • 荸荠苗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通天草,详该条。

  • 阴阳刺

    即偶刺,见该条。

  • 五花障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生于神珠之上,斑斑杂杂,盖五脏经络间之气俱伤,结为此疾。……此状与斑脂翳,玛瑙内伤形略相似。斑脂翳乃破而结成瘢痕不能去者;玛瑙内伤乃小而薄,未掩瞳神之轻者;此则高厚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