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鹅口疮

鹅口疮

病证名。又名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脾经邪热,或久热伤及胃阴,均可导致本证。《外科正宗》:“鹅口疮,皆心脾二经胎热上攻,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则咽间叠叠肿起,致难乳哺,多生啼叫。”脾经郁热的宜清泄,用清胃散胃阴不足的宜滋润,用益胃汤。一般外用吹口散(方见口疮条)或冰硼散锡类散涂拭患处。或常用银花连翘薄荷甘草煎汤漱口。

猜你喜欢

  • 下泉

    尿的别称。详该条。

  • 大周天

    气功功法。全称阴阳循环一大周天。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载,其功法为:呼气时,舌守下腭,口微开,气贯丹田,鼓小腹,沉气会阴,分两支沿两腿下,直至脚心(涌泉)。吸气,收小腹,舌舔上牙龈,自涌泉提气,沿两

  • 乌睛

    眼的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 火郁胃脘痛

    病证名。指肝火郁热所致的胃脘痛。见《类证治裁·胃脘痛》。《医醇賸义》卷四:“肝为将军之官,其体阴,其用阳,故为刚脏。一有郁结,气火俱升,上犯胃经,痛连胁肋,加味左金丸主之。”《症因脉治》卷一:“时作时

  • 手足厥冷

    证名。指手足冷至肘膝的症象。《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又称手足逆冷、手足厥逆、四逆等。《伤寒溯源集》卷九:“论中或云厥,或云厥逆,或云四逆,或云厥冷

  • 风懿

    病名,一作风癔。症见猝然昏倒,不知人事,伴见舌强不能言,喉中有窒塞感,甚则噫噫有声等。属于风中脏腑的范围。《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疆不能言,病在脏腑。”《医门法律

  • 疳病攻眼症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 黑崩

    病证名。出《脉经》。指崩下大量之血,色黯如败坏凝聚的黑血。治疗参见血崩、崩漏条。

  • 滨莴苣

    见《本草推陈》。为番杏之别名,详该条。

  • 赫曦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火运太过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火曰赫曦。”太过则火势旺盛,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