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产育保庆集条。
古病名。见《外台秘要·头风旋方》。又称风头旋,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即眩晕。详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小儿壮热者,是小儿血气盛,五藏生热,熏发于外,故令身体壮热。”
指饮食调养。《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太过,伤其正也。”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发在口唇,形如鱼口,气出不臭,痰涎不收,是乃脾经发来热毒。上唇属脾,下唇属胃。”治宜清热解毒。参见驴嘴风,鱼口风等条。
证名。亦作脏结。①指阳气虚衰,阴浊凝结,状如结胸的病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藏结无阳证
皮肤纹理细小致密。《灵枢·本脏》:“赤色小理者,心小。”
见《云南中草药》。为蓖麻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