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药顺气散

乌药顺气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乌药顺气散

处方乌药(二钱)陈皮(二钱)麻黄(去根节.一钱) 白僵蚕(炒.去丝嘴.一钱)川芎(一钱)枳壳(麸炒.一钱)甘草(炙.一钱)桔梗(一钱)白芷(一钱)干姜(炮.半钱)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凡卒手足瘫痪、言语塞涩,先宜多服此药,以疏通气道,然后随证投以风药。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乌药顺气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及疗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又治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如四时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肢体倦怠,加葱白三寸,同煎并服,出汗见效。如闪挫身体疼痛,温酒调服。遍身瘙痒,抓之成疮、用薄荷三叶煎服。孕妇不可服。常服疏风顺气。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乌药顺气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60克 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30克干姜(炮)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顺气。治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眩晕;瘫痪,语言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膈,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温服。如四时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肢体倦怠,加葱白9厘米;如闪挫身体疼痛,温酒调;遍身瘙痒,抓之成疮,用薄荷3叶煎服。

注意孕妇不可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海金散

    药方名称海金散处方黄烂浮石。制法于草阴地为末。功能主治血淋、沙淋,小便涩痛;亦治小肠气,茎缩囊肿。用法用量每服2钱,生甘草煎汤调下。小肠气,茎缩囊肿,用木通、灯心、赤茯苓、麦门冬煎汤调下。摘录《直指》

  • 二仁通幽汤

    药方名称二仁通幽汤处方桃仁、郁李仁、归尾、小茴、红花、制大黄、桂枝、川楝子。功能主治脉实,久病瘀热在血,胸不爽,小腹坠,能食不渴,二便涩少。用法用量《重订通俗伤寒论》:血胀,多因络瘀,或早服截疟药,胀

  • 救急雷公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救急雷公散药方名称救急雷公散处方硫黄(制)5钱,吴茱萸1两8钱,母丁香1两2钱,肉桂8钱,麝香4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吊脚诸痧,绞肠腹痛,厥冷昏晕。用法

  • 养脾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养脾丸药方名称养脾丸处方大麦芽(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各500克干姜(炮)砂仁(去皮)各1a00克白术250克甘草(锉、爁)75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

  • 犀角人参散

    药方名称犀角人参散处方生犀(镑)二两,人参十五两,茯苓二十五两,甘草五两,桔梗、干葛,各二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虚热,及吐泻烦渴不止,及疏转后,并宜服。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水一中盏,入灯心

  • 白朱砂散

    《外科百效》卷一:白朱砂散药方名称白朱砂散处方上好白雪瓷器。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生肌敛口。主用法用量掺疮口上。摘录《外科百效》卷一《外科大成》卷四:白朱砂散药方名称白朱砂散处方朱砂1钱,雄黄1钱,

  • 壶公丹

    药方名称壶公丹处方附子1个(半生半熟,以面包煨),倍子5钱(炒微黑),麻黄5钱,枯芩5钱,甘草节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回阳化毒。主诸般肿毒阴症。用法用量用米醋调涂留头。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固阳散火汤

    药方名称固阳散火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升麻、葛根、当归尾、连翘、防风、生地、木通、荆芥穗。功能主治疏风固表消毒,预防痒塌。主痘出色艳而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七

  • 黑矾洗剂

    药方名称黑矾洗剂处方蛇床子30g,苦参30g,黑矾30g。功能主治阴部瘙痒。用法用量煎后熏洗阴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五苓平胃汤

    药方名称五苓平胃汤处方柴胡4.5克黄芩苍术半夏各3克甘草0.9克白术4.5克陈皮茯苓厚朴猪苓泽泻各2.4克桂枝1.5克功能主治治疟疾初起,热多寒少。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