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泻白散

加减泻白散

卫生宝鉴》卷十一: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9克桔梗6克地骨皮甘草(炙)各4.5克知母2.1克麦门冬黄芩各1.5克五味子20个。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泻肺清火,养阴利咽。治肺经伏火,咳嗽气喘,气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干燥,咽喉疼痛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备注肺经火盛,故以桑白皮地骨皮,味苦微寒,降肺中伏火为君;黄芩知母清肺气为臣;用五味之酸温以收肺气,麦门冬甘苦寒养阴生津为佐;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肺清火,养阴利咽之功。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一

卫生宝鉴》卷十二: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知母陈皮(去白)各150克 桑白皮30克桔梗地骨皮各15克青皮(去白)甘草黄芩各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泻肺清火。治肺经火盛发喘。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数服良愈。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麻科活人》卷一: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蜜炒)、地骨皮、炒甘草人参、白茯苓、肥知母、枯黄芩

功能主治肺炎喘嗽。

用法用量粳米1撮为引。

摘录《麻科活人》卷一

医学发明》卷四: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1两,地骨皮7钱,甘草半两,陈皮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白茯苓3钱。

功能主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嗽呕吐喘促。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入粳米10粒,同煎至1盏,去滓,食后大温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四

《伤寒全生集》卷三: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桑皮、知母橘红黄芩、贝母、桔梗甘草瓜蒌地骨皮、苏子。

功能主治烦热胸膈不利,上气喘促,口燥或咳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症因脉治》卷一: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地骨皮甘草

功能主治痰结上焦。

用法用量风,加防风荆芥;寒,加麻黄桂枝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猜你喜欢

  • 炒糯丸

    药方名称炒糯丸处方糯米1合,斑蝥21个(去翅足)。制法先用7个同米炒改色去蝥,再用7个同炒令米色黄再去蝥,又用7个同炒令起烟复去之。复用鸡胞肠1个将炒过蝥同煮烂去蝥,同米研捣作丸。功能主治下胎。主用法

  • 黄卷丸

    药方名称黄卷丸处方大豆黄卷1升(炒,勿令焦)。制法上为末,水法为丸。功能主治水气为病,小便不利,通身浮肿。用法用量每服2钱,早、晚开水送下。食淡为妙。摘录《医级》卷八

  • 龙荟丸

    《脉因证治》卷上:龙荟丸药方名称龙荟丸处方柴胡甘草青皮黄连大黄当归木香草龙胆芦荟川芎制法制为丸剂。功能主治治食积发热,胁痛。用法用量每服3~6克,温开水送下。摘录《脉因证治》卷上《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 活命汤

    药方名称活命汤处方人参1钱或3钱,炙甘草1钱,制附子1钱,炮姜1钱。功能主治暴吐欲绝。用法用量加炒陈米1撮,水煎浓,徐徐饮之,随吐随饮。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上

  • 白术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白术丸药方名称白术丸处方白术500克(土炒,研末)生地250克(饭上蒸熟)制法上药捣和,干则少入酒为丸。功能主治治痔漏,脱肛下血,面色萎黄,积年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15丸,米饮

  • 水浸丹

    药方名称水浸丹处方巴豆(大者.去皮.膜.研.取油尽如粉)二十五枚,黄丹(炒.研.罗过)取一两一分。炮制上同干匀,用黄蜡熔作汁,别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伏暑伤冷,冷热不调,霍乱吐利,口干烦渴,并宜服

  • 罗汉果茶

    药方名称罗汉果茶处方罗汉果1只柿饼3~5只制法取罗汉果1只同柿饼3~5只,一并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水当茶饮。功能主治清肺,润肺,止咳。适用于小儿百日咳。用法用量以上可作为1日量,每日当茶随意温热

  • 风火双解散

    药方名称风火双解散处方川芎、白芷、熟石膏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头风,两太阳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远热茶调下。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 法制杏仁

    《遵生八笺》卷十三:法制杏仁药方名称法制杏仁处方板杏1斤(滚灰水焯过,晒干,麸炒熟,炼蜜拌杏仁匀,用下药末拌),茴香(炒)2钱,人参2钱,缩砂仁2钱,粉草3钱,陈皮3钱,白豆蔻3钱,木香3钱。制法上为

  • 大定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定心汤药方名称大定心汤处方人参、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远志(去心)、龙骨、干姜(炮)、当归(切焙)、甘草(炙)、白术、芍药、桂心、紫苑(去苗土)、防风、赤石脂,各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