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神汤

十神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十神汤

药方名称十神汤

处方川芎麻黄(去节)、干葛、紫苏赤芍药、升麻白芷甘草(炙)、陈皮香附,各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备注发热头疼,加连须葱白二根;中满气实,加枳壳煎。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神汤

药方名称十神汤

处方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四两。干葛十四两,赤芍药、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或风寒湿痹,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以时候。

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

如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同煎服。

虽产妇、婴儿、老人皆可服饵。

如伤寒,不分表、里证,以此导引经络,不致变动,其功效非浅。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十神汤

药方名称十神汤

处方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120克 干葛420克赤芍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12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时气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声重及风寒湿痹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黄芩人参汤

    药方名称黄芩人参汤处方黄芩2两,人参2两,甘草2两,桂心2两,生姜2两,大枣15枚(擘破)。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伤寒吐下后,内外有热,烦渴不安。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2服,徐徐服。注意忌菘菜、海

  • 牡蛎黄耆桂枝汤

    药方名称牡蛎黄耆桂枝汤处方牡蛎3克黄耆6克桂枝1.5克 麻黄根3克白术甘草各1.5克 浮麦3克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 七味散

    药方名称七味散处方黄连60克龙骨赤石脂厚朴各15克乌梅肉15克甘草7.5克阿胶22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久痢不愈。用法用量每服5克,小儿1克,日服二次,浆水送下。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五

  • 黄连除湿汤

    药方名称黄连除湿汤处方黄连1钱,黄芩1钱,川芎1钱,当归1钱,防风1钱,苍术1钱,厚朴1钱,枳壳1钱,连翘1钱,甘草5分,大黄2钱,朴消2钱。功能主治脏毒初起,湿热流注,肛门结肿疼痛,小水不利,大便秘

  • 人参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散药方名称人参散处方干葛二两,人参、白茯苓(去皮),各一两;木香、甘草(炙)、藿香叶,各一分。炮制上件为末。功能主治治中和气,止呕逆,除烦渴。治昏困多睡,乳食减

  • 罗汉丸

    药方名称罗汉丸别名五香丸处方缩砂仁100粒,乌梅(去核,切,焙)100粒,丁香100粒,胡椒100粒,巴豆50个(取霜)。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化痰涎,行滞气,消痞痛。主一切酒食所

  • 绿豆粥

    药方名称绿豆粥处方绿豆适量 北粳米100克制法先将绿豆洗净,后以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1000克,煮至豆烂米开汤稠。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暑止渴,消肿,降脂。可预防动脉硬化;适用于冠

  • 加减槐花散

    药方名称加减槐花散处方条芩3克黄连2,4克槐花(炒)2.1克枳壳1.5克升麻3.6克赤芍药3克 生地黄2.4克苍术4.5克甘草0.6克当归1.5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治痔漏下血。用法用量上药用

  • 抵圣丸

    《普济方》卷一九三引《杨氏家藏方》:抵圣丸药方名称抵圣丸处方苦葶苈子不拘多少(于火上隔纸炒过)。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头面手足虚肿。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食前煎麻子

  • 理中加半夏汤

    药方名称理中加半夏汤处方人参(少者以山药3钱炒黄代之),白术2钱,干姜(炒)1钱,甘草(炙)1钱,生姜1钱半,半夏1钱半。功能主治脾胃虚寒,吞酸,冷咽涎沫,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如虚热拒格,冷服。如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