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华盖散

华盖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紫苏子(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炙)、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根.节),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炮制上七味为末。

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博济方》卷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紫苏子(炒)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陈皮(去白)桑白皮茯苓(去皮)各30克甘草15克(炙)

制法上药同为粗末。

功能主治宜肺化痰,止咳平喘。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朐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久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克,煎至90毫升,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宣肺化痰,解表发汗为君;杏仁、苏子降气消痰,宣肺止咳为臣;陈皮理气燥湿,桑白皮泻肺利水,赤茯苓渗湿行水,三味行气祛水以消痰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共成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摘录博济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茯苓(去黑皮)甜葶苈(隔纸炒)桑根白皮(锉)各30克大黄15克(湿纸裹,煨熟)

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肺痈,气喘咳嗽,胸膈满闷,口干烦热,及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3克,食后、临卧用生姜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葶苈15克 苦葶苈15克(并用纸隔炒)茯苓人参细辛干姜(炮)桔梗(锉,炒)杏仁(去皮、尖,麸炒)紫菀款冬花甘草(炙)陈皮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羊肺1个(心血不透者),切细研烂,与药末拌和,再研匀,药尽为度。将药泥在土墙上,以湿纸七重盖覆,每日去纸一重,七日药就,候干刮下,再研,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脏气不足,痰饮内停,咳唾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发热,羸瘦困顿,皮肤甲错,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盐汤或米饮调下,一日二次。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普济方》卷一四九引《医学切问》: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苍术2两,桔梗1两,厚朴1两,杏仁5钱,陈皮5钱,乌梅5钱,麻黄2钱,甘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风冒湿,头目昏重,憎寒壮热,四肢疼痛,咳嗽失音,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如发汗,加葱头。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九引《医学切问》

外科大成》卷三: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糯米

功能主治秃疮。

用法用量糯米煮烂饭,捣如膏,随将秃疮剃净,将米膏厚罨之。其虫尽入米膏中,俟膏自脱,发自生矣。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博济》卷三: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别名华盖汤

处方白皮1两,神曲1两(炒),桔梗1两,人参3分,百合3分,甘草(炙)半两,杏仁(去皮尖)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上喘咳嗽;兼治膈热。

用法用量华盖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摘录《博济》卷三

《博济》卷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别名华盖汤

处方紫苏子(炒)、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陈皮(去白)、甘草半两(炙),桑白皮1两,赤茯苓(去皮)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用法用量华盖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八)。方中杏仁,《校注妇人良方》作生姜

摘录《博济》卷二

普济方》卷三六八: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知母人参茯苓紫苏乌梅杏仁、白桑皮、麻黄、甜葶苈甘草五味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1钱,同葱白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博济》卷三: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麻黄3两(不去节),甘草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

制法上3味,先以前2味为粗末,后入杏仁,研细,同拌令匀。

功能主治解表,滋润皮肤。主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服,日3次。

摘录《博济》卷三

《医学启蒙》卷四: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紫苏子(炒)1两,赤茯苓1两,陈皮1两,桑白皮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麻黄1两,枳壳5钱,生姜5钱,半夏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受风寒,咳嗽声重,胸膈烦滞,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钟,煎7分,食后温服。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麻症集成》卷四: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杏仁僵蚕、力子、防风甘草、苏子、瓜蒌、川贝、连翘荆芥前胡、炙麻黄

功能主治肺受风痰,表实喘促标闭。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医学集成》卷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麻黄杏仁茯苓陈皮、桑皮、前胡、苏子、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扁鹊心书》: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麻黄4两(浸,去沫),苍术8两(米泔浸),陈皮2两,官桂2两,杏仁2两(去皮尖),甘草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发热,拘急;感冒,鼻多清涕,声音不清;四时伤寒,瘟疫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8分,食前热服。取汗。

摘录扁鹊心书

《三因》卷十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葶苈半两,苦葶苈半两(并用纸隔炒),茯苓1分,人参1分,细辛1分,干姜1分(炮),桔梗(锉,炒),杏仁1分(去皮尖,麸炒),紫菀1分,款冬花1分,甘草1分(炙),陈皮1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羊肺1个心血不透者,切细研烂,旋旋入药掺肺内,再研匀,药尽为度,泥土墙上,以湿纸7重盖覆,每日去纸1重,7日药就,候干刮下,再研,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肺虚,或感风寒暑湿,及劳逸、抑郁、忧思、喜怒、饮食饥饱,致脏气不平,咳唾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发热,羸瘦困顿,皮肤甲错,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盐汤调下,米饮亦得,日2次。

摘录《三因》卷十二

《卫生总微》卷十五: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阿胶半两(蛤粉炒如珠子,去蛤粉),黄芩1分,人参(去芦)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唾血,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陈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玉案》卷四: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茯苓1钱5分,桑白皮1钱5分,橘红1钱5分,苏子1钱5分,干葛1钱,桔梗1钱,杏仁1钱,麻黄5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胸膈胀满,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摘录《玉案》卷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黄耆(锉)1两,人参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防风(去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壅热,胸膈痞闷,痰唾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生姜蜜汤调下;常服入生姜2片,如茶点,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猜你喜欢

  • 新伤续断汤

    药方名称新伤续断汤处方当归尾12克 地鳖虫6克乳香3克没药3克丹参6克自然铜(醋煅)12克骨碎补12克泽兰叶6克延胡索6克苏木10克续断10克桑枝12克桃仁6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接骨。治骨损伤初、

  • 调经饮

    《会约医镜》卷十四:调经饮药方名称调经饮处方当归9克 淮牛膝6克香附(酒炒)3克 元胡(炒)3克山楂4.5克茯苓4.5克陈皮(去白)2克功能主治理气解郁,活血调经。主妇女气逆血滞,经期腹痛。用法用量水

  • 调解散

    药方名称调解散处方青皮、陈皮、桔梗、枳壳(制)、半夏(制)、川芎、木通、干葛、甘草(炒)、紫苏各等分,人参减半。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小儿疮痘已发,或为风冷所折,荣卫不和,或为宿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致坚

  • 二陈芎归汤

    药方名称二陈芎归汤处方半夏5分,陈皮5分,赤茯苓5分,甘草5分,人参5分,阿胶5分,五味子5分,细辛5分,白芍1钱,川芎1钱,当归1钱。功能主治虚劳少血,津液内耗,心火炎肺。咳嗽咯血,及血不荣肌肉,动

  • 桑防白膏汤

    药方名称桑防白膏汤处方桑叶防风豆豉牛蒡桔梗前胡杏仁土贝人中黄霍石斛西河柳功能主治疏风宣肺,清热解毒。治喉痧。痧透喉宽,脉转洪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喉科家训》卷四

  • 乳姜汤

    药方名称乳姜汤处方乳香末6克生姜自然汁6克功能主治治寒疝气上冲,中脘筑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50毫升,同煎三五沸,通口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 桃枝当归膏

    药方名称桃枝当归膏处方当归身(去细梢,洗去土,干)30克杏仁(汤浸,去皮、尖)100个 肥嫩柳枝105克(切3.3厘米许,水洗,干)肥嫩桃枝45克(切3.3厘米许,水洗,千)黄丹(水飞)180克 芝麻

  • 参术散

    《世医得效方》卷四:参术散药方名称参术散别名参术汤(《类证治裁》卷六)。处方人参白术(去芦,炒)干姜(炮)白豆蔻仁 缩砂仁丁香橘皮甘草(略炒)各等分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主气虚及虚弱人髀痛。用法用量每

  • 保婴丹

    药方名称保婴丹处方缠豆藤1两5钱(8月内收取毛豆梗上缠绕红黄大者,阴干),生地黄1两,山楂肉1两,牛蒡子1两,辰砂1两(水飞,研细),黑豆30粒,新升麻7钱5分,独活2钱,甘草5钱,当归(酒浸)5钱,

  • 矾丹丸

    药方名称矾丹丸处方白矾2两,铅丹2两,石亭脂半两(生为末,在后入)。制法上3味,先将前2味和研,入坩锅内,以炭半秤,渐煅令通赤为度,驻少火更养一夜取出,细研,出毒两日,乃入石亭脂同研细,以粟米饭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