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目昏

目昏

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又名眼昏目昧、目昏昧目瞀目暗不明眼暗眼闇目茫茫、目、目、视物。为视物不明的证候。《灵枢·大惑论》:“五藏六府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如久病虚羸,气血两亏;肝肾不足,精血暗耗;心营亏损,神气虚乏;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滞血瘀玄府闭塞;风、火、痰、湿等上扰清窍,以及头眼部外伤,均可使眼失去五脏六腑精气的正常濡养,以致目昏。宜结合眼部及全身情况辨证论诒。

猜你喜欢

  • 皇甫坦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生。四川夹江人。据载擅长治眼病。曾为宋太后治愈难治眼病。

  • 邹润安

    【介绍】:见邹澍条。

  • 本草三家合注

    药物学著作。一名《神农本草经三家注》、《本草三注》。6卷。清·郭汝聪集注。刊于1803年。本书系将张志聪《本草崇原》、叶桂(一作姚球)《本草经辑要》及陈念祖《本草经读》三书的注释予以合编,内容无新的补

  • 崔彧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字文君。清河东武城(今北京市境内)人。擅长针灸。

  • 穴位

    俗称穴道。《内经》名腧(俞、输)、气穴。《针灸甲乙经》又名孔穴。即腧穴。俞有输注的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也可接

  • 大顺

    经穴别名。出《医学正传》。即大敦,见该条。

  • 伤寒悬解

    书名。14卷,卷首、卷末各1卷。清·黄元御撰。作者对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编次颇多攻讦,并力图“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缕析,复其次第”。书中将《伤寒论》所载113方,分别六经病证,予以剖析贯串,并注明本病

  • 小叶团花

    见《广西中草药》。为水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 捣针法

    见提插法条。

  • 药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见《外科正宗》。亦称药筒法,是拔罐与药物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拔罐的操作,有利于药物的渗入和吸收,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急慢扭伤,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