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名。①《幼科发挥》:“儿有多食而易饥者,此脾胃之邪热甚也。”治宜泻脾胃之火。用三黄枳实丸。②消渴症候之一。详消渴条。
【介绍】:见淳于意条。
【介绍】:明代官吏兼医家。字志大。河南人。成化壬辰(1472年)进士,曾任山西吏部尚书等官职。通医学,将宋代陈直的《安老书》、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明代娄子贞的《恤幼集》等书改名合刊成《安老怀幼
【介绍】:北宋医生。字毅叔(一作义释)。拱州(今河南睢县)人。精医术,以医闻名。
《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人参、白术、当归、草豆蔻、干姜各一两,制厚朴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服。治产后霍乱,吐泻不止。
即妊娠。详该条。
【介绍】:宋代针灸学家。字叔权,瑞安(今浙江瑞安)人。1169年(乾道五年)进士,曾任澧州(今属湖南)教授。他对当时社会上重方药轻针灸的现象表示不满。遂根据长期临证经验,参照《针灸甲乙经》等书,编写成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脐疮。详该条。
证名。指呕吐之物,挟有粪便。《杂症会心录·吐屎》:“……其标在胃,其本在肾,幽门失开阖之职也。……兹则阴阳错乱,清浊混淆,为医家所不及逆料者,洵为幽门无权,胃液空虚,肾水迫之,又迫而不足以敌直奔之势,
证名。指精液稀薄。见《辨证录·种嗣门》。其症泄精稀薄,常与滑精早泄并见,每影响生育。多因心肾不足所致。宜温壮心肾。用济火延嗣丹、补天育麟丹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