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建神曲

建神曲

药材名称建神曲

拼音Jiàn Shén Qū

别名泉州神曲(《药性考》),范志曲、百草曲(《纲目拾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制法①取枳壳1.5斤,枳实1斤(麸炒),香附子1斤(麸炒),杭白芍1.5斤(洒炒),莪术1斤(酒炒),首乌片1斤(微炒),白扁豆2斤(炒),玄胡索1斤(醋炒),槟榔1斤(炒),高良姜1斤(赤土炒),青皮1斤(醋炒),黄栀子2.5斤(炒),光三棱1斤(醋炒),川花椒12两(炒),大黄1斤(酒浸一宿),泽泻1斤(沙炒),砂仁1斤(姜汁炒),川朴1.5斤(姜汁妙),杏仁4斤、黄芩1斤(酒炒),麦芽1斤(炒),黄柏1斤(炒),姜黄0.5斤,防风1斤(去净毛),木香1斤,羌活0.5斤,车前子1.5斤,芡实1.5斤,山查皮1斤,陈皮1.5斤,薄荷2斤,茯苓皮1斤,甘草1斤,白粉刈1斤,法白曲10两,使君子2.5斤(带壳),藿香1斤,紫苏全1斤,白芥子1斤,香薷1.5斤,泽兰1.5斤,荆芥1斤,苍术1斤(大米糖炒),柴胡1斤(酒炒)。上药合并,磨成细末,过筛,加入赤小豆小麦(均须浸透碾碎)各8斤及麦皮、麦粉各2斤,混合拌匀。另取青蒿草、赤柱草、苍耳草各2斤,切碎煎汤(称为三味汤),与上药混和,反复揉匀,入印模内压成小块,稍凉后用稻草覆盖,使充分发酵至外表长出黄色菌丝时,取出晒干,然后再用适当的火力(控制在36℃)烘烤,储藏4个月后,取出再晒,刷去露毛即成。(福建泉州)

苍术2两,甘草、苏叶、藿香各4两,木香6两,青蒿、青茶各半斤,川朴12两,陈皮、六神曲、山查各1斤半,麦芽2斤。取诸药共研细末,加米汤拌匀,放入装有松香末的模子内做成小块,发酵后晒干。(北京)

性味苦,温。

①《药性考》:"微苦香甘。"

②《纲目拾遗》:"甘淡,清香。"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理气化湿,解表。治伤食胸痞,腹煮吐泻,痢疾,感冒头痛,小儿伤饥失饱。

①《药性考》:"搜风解表,调胃行痰,止嗽、疟、痢、吐泻;能安温疫岚瘴,散疹消斑。感冒头痛,食滞心烦,姜煎温服,或二、三钱。"

②《蔡氏药帖》:"治风寒暑湿,头眩发热,表汗;能消积开胸,理膈调胃健牌及四时未定之气;兼能止泻消肿及饮食不进等症。又能止霍乱吐泻,咳嗽,赤白痢疾,小儿伤饥失饱一切症。不服水土,瘴气肚痛皆效。"

③《饮片新参》:"消食滞,止泻,健脾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入丸、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猪肚木

    药材名称猪肚木拼音Zhū Dǔ Mù别名山石榴、跌掌随、老虎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刺鱼骨木的叶、根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thium horridu B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叶;夏、

  • 仙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桃草药材名称仙桃草别名蚊母草来源为玄参科婆婆属植物仙桃草Veronica peregrina L.的带虫瘿的全草入药。春夏间花后采集带虫瘿的全草(小虫未逸出之前),立即在烈日下晒

  • 草果

    《中国药典》:草果药材名称草果拼音Cǎo Guǒ英文名FRUCTUS TSAOKO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

  • 马蔺根

    《中药大辞典》:马蔺根药材名称马蔺根拼音Mǎ Lìn Gēn出处《纲目》来源鸢尾科植物马蔺的根。性味《河北中药手册》:"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喉痹,痈疽,风湿

  • 塘虱鱼

    《中药大辞典》:塘虱鱼药材名称塘虱鱼拼音Tánɡ Shī Yú别名角鱼、暗钉鱼(《本草求原》),须子鲇(《脊椎动物分类学》),胡子鲶(《鱼类分类学》)。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胡子鲇

  • 棱枝槲寄生

    药材名称棱枝槲寄生拼音Lénɡ Zhī Hú Jì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青刚栎寄生(《海南植物志》),桑寄生

  • 回回豆

    《中药大辞典》:回回豆药材名称回回豆拼音Huí Huí Dòu别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鹰嘴豆、鸡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铁箭矮陀

    药材名称铁箭矮陀别名野皂角、篦子草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短叶山扁豆Cassia mimosoides L. var. wallichiana DC.,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涩,平。

  • 四脚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脚蛇药材名称四脚蛇拼音Sì Jiǎo Shé别名草绿龙蜥来源有鳞目飞蜥科草绿攀蜥Japalura flaviceps barbour et Dunn,以全体入

  • 白鬼笔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药材名称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