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拗汤

三拗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

药方名称三拗汤

处方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上等分。

炮制俰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钱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三拗汤

药方名称三拗汤

处方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风宣肺,止咳平喘。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头痛目眩,咳嗽多痰,胸闷气促。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220毫升,加姜钱5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卧,取微汗为度。

备注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宜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空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宜;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宜肺,止咳平喘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七味苍柏散

    药方名称七味苍柏散处方苍术黄柏杜仲故纸川芎当归白术各3克功能主治治湿热腰痛,动作重滞,不能转侧。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里托散

    药方名称里托散处方黄耆、甘草、金银花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疬子疮。用法用量每服5分,用酒1盏、水1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一

  • 金煎药方

    药方名称金煎药方处方升麻6分,连翘6分,桔梗5分,黄芩5分,生地7分,苏木5分,黄柏5分,黄耆3分,全蝎3分,人参3分,白豆蔻4分,甘草2分,地龙(去土,焙干)5分,桃仁3分,虻虫3分(去头翅),梧桐

  • 白术藿香汤

    药方名称白术藿香汤处方白术1两,藿香2两,丁香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夏(汤洗7遍,切,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甘草(炙,锉)半两,前胡

  • 点眼地黄膏

    药方名称点眼地黄膏处方生地1合,黄连1两,黄柏5钱,寒水石5钱。制法用地黄捣自然汁和成饼子。功能主治被物撞打,及风热暴赤肿痛,目热泪出。用法用量用时衬纸点眼上。如火烧汤泼,再加黄芩、山栀、大黄各等分为

  • 点眼金丝膏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四:点眼金丝膏药方名称点眼金丝膏处方黄连(去须)2两,大黄1两,龙胆1两,黄柏(去粗皮)1两,当归1两,山栀子仁1两(以上为末),青竹叶100片(切),大枣20个(去核,切

  • 巴戟天散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巴戟天散药方名称巴戟天散处方巴戟天半两(去心),茴香1两(微炒),胡桃仁1两(汤浸,去皮,研)。制法上为散,与胡桃仁再研令匀。功能主治膀胱气块入腹或下坠,满闷疼痛。用

  • 消化丸

    药方名称消化丸别名沉香消化丸(《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处方青礞石60克(消煅)明矾60克橘红90克薄荷30克 皂牙60克(火炙,去皮、弦)南星60克(生用)半夏60克(生用)枳壳45克 白茯苓枳实4

  • 满山红油滴丸

    药方名称满山红油滴丸来源为满山红油与适量稀释剂制成的滴丸。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滴丸;有特异香气。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05~0.1g,一日2~3次。规格每丸含满

  • 螺子丸

    药方名称螺子丸处方小螺子18枚(去尖,微炒),斑蝥21枚(去头足,炒令黄色),雀儿粪63枚(白色者,微炒),麝香1钱(细研)。制法先将前3味为末,入麝香研令匀,以好豉1合,烂捣研,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