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人参养胃汤

人参养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人参养胃汤

药方名称人参养胃汤

处方苍术厚朴(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人参茯苓草果藿香,各一钱。橘皮,一钱二分。炙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邪,内伤生冷。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乌梅半个,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养胃汤

药方名称人参养胃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苍术(米泔浸一宿.洗.切.炒),各一两。藿香叶(洗去土)、草果(去皮膜)、茯苓(去黑皮)、人参,各半两。甘草(炙)二钱半,橘红七钱半。

炮制上为俰咀。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不问风寒二证及内外之殊,均可治疗。先用厚被盖睡,连进此药数服,以薄粥汤之类佐之,令四肢微汗然。俟汗干,则徐徐去被,谨避外风,自然解散。若原自有汗,亦须温润以和解之,或有馀热,则以参苏饮款款调之;或尚头疼,则以浓煎生姜葱白汤下如圣饼子。三证既除,则不必服药,但节其饮食,适其寒温,自然平治。大抵感冒,古人不敢轻发汗者,止由麻黄能开腠理,用或不能得其宜,则导泄真气,因而致虚,变生他证。

此药乃平和之剂,止能温中解表而已,不致妄扰也。兼能辟山岚瘴气。四时瘟疫,常服尤佳。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乌梅一个,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之。兼治饮食伤脾,发为疟;或脾胃中虚寒,呕逆恶心,皆可化之。或发寒疟、寒疲及恶寒者,并加附子,是为十味不换金散。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人参养胃汤

药方名称人参养胃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苍术(米泔浸一宿,洗,切)各30克藿香叶(洗去土)草果(去皮膜)茯苓(去黑皮)人参各15克甘草(炙)7.5克橘红22.5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及饮食伤脾,发为痎疟;或脾胃虚寒,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乌梅1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鸡附汤

    药方名称鸡附汤处方老雄鸡1只,附子(生姜制过)1个,煨姜九片。功能主治气血不足,痘疹色白顶陷。用法用量俱入鸡腹内煮烂,食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 金锁思仙丹

    《古今医统》卷七十引《万氏秘传》:金锁思仙丹药方名称金锁思仙丹处方莲蕊芡实石莲子各300克 金樱膏1.5千克制法上药金樱煎膏如饧,入前三味药末,和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男子嗜欲太过,精气不固者。用法用

  • 二花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花散药方名称二花散处方酸石榴花1分,黄蜀葵花1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盏,煎至6分,不拘时候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准绳·幼科》卷四:二花

  • 白药子膏

    药方名称白药子膏处方白药子末。功能主治妊娠伤寒,恐毒气损胞。用法用量鸡子清调,摊纸上如碗大,贴于脐上,干则温水润之。摘录《盘珠集》卷下

  • 大风子丸

    药方名称大风子丸处方大风子1两7钱。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无患子大。功能主治疠风。用法用量日服30丸。摘录《汉药神效方》

  • 白通加猪胆汁汤

    《伤寒论》:白通加猪胆汁汤药方名称白通加猪胆汁汤处方葱白4茎干姜3克附子10克(生)人尿15毫升 猪胆汁3毫升功能主治治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

  • 蒺藜浴汤

    药方名称蒺藜浴汤处方蒺藜子(炒)半斤,茺蔚子半斤,羊桃(锉)半斤,蒴藋根苗(切)半斤,漏芦(去芦头)半斤,苦参(锉)半斤,盐4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风毒瘙痒瘾疹,渐成(疒咅)(疒畾)。用法用量每全

  • 荆芥丹

    药方名称荆芥丹处方水银2钱,青黛(炒)2钱,铅1钱(用水银结砂子),天南星(炮)3钱,荆芥3钱,蝎1钱半,朱砂半钱,乳香(炒,研)半钱。制法上为末,细研匀,冷水再研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急

  • 加味消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消风散处方薄荷、玄参、全蝎、升麻、荆芥、紫苏、干葛、赤芍、桔梗、甘草。功能主治咽喉肿痛,因于呕吐咯伤,或因食恶物及谷芒刺涩,风热与气血相搏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八

  • 导膈饮

    药方名称导膈饮处方紫苏5分,枳实5分,陈皮5分,栝楼仁5分,葛根5分,香附5分,茯苓5分,甘草(炙)3分。功能主治伤食发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十二